论我国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engfang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国际上主流的跨国公司理论要么是基于发达国家的企业国际化实践,要么是基于发展中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实践,因此总结基于我国背景的跨国公司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国际折衷理论认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的具备构成了跨国经营的充分条件,从而把跨国公司看作是“优势利用和扩张的结果”。而实际上,企业跨国经营活动本身也会给企业带来优势,企业跨国经营的实质在于保持和发展优势及寻求新的优势,就是说,企业跨国经营是获取优势的手段。特别是对于我国跨国公司而言,如果仅看到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开展跨国经营活动,而看不到跨国经营活动也是取得优势的重要途径,就有可能丧失机会而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动态的、长期的角度看,我国企业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利用传统优势上,更多的是要着眼于未来,通过跨国经营以获得和利用更多外国资源并同国内资源进行配合、重组以获取新的经营优势,而经营优势中的所有权优势才是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条件,内部化优势并不是企业进行 FDI的必要条件。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当今动态复杂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跨国公司拥有何种所有权优势以及如何进一步增强这种所有权优势?  本文通过对国际主流跨国公司理论的回顾与评析,试图从企业内部技术能力动态累积的角度来探索我国企业跨国生产的理论依据,构建了基于我国背景的以知识为基础的跨国公司技术能力所有权优势理论体系。本文所定义的技术能力是一种广泛的技术能力,它包括:掌握科学的和工程学的知识和计划的能力;企业在操作和生产中有效运用这些知识以产生优质产品的能力;当引进新产品或新工艺时,有效地保持生成优质产品过程的能力;在工程学设计和科学知识等公共知识之外形成组织惯例中隐性知识的能力。本文分析了企业内技术能力的演进机制,技术能力是企业特质性学习的结果,企业的默示能力则决定了企业技术能力的特质性,同时企业技术能力的演进遵循一个特有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跨国公司积累企业技术能力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跨国公司技术能力的演进特点。最后,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企业技术能力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与障碍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增强我国跨国公司的技术能力所有权优势实现我国跨国公司的持续成长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论述了莱钢炼钢厂氧枪喷头变形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经实践检验效果显著。 Discusses the main reason of the deformation of lance nozzle in Laiwu Steel
在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价格和国内各类物价指数的传递程度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人民币汇率传递程度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
本文提出了在马科威茨(Markowitz)组合选择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多目标投资组合模型,来确定我国保险公司的最优投资组合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借鉴保险业发展较好的发达国家保
本文试图在制度经济学已有成就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研究消除制度经济学中存留的各种不能回答的尴尬和悖论,如“唯理主义的制度悖论”以及“哈耶克悖论”等,并最终解开“制度之谜
详述了应用振动监测技术对高炉鼓风机运行状况进行监测 ,根据监测数据对其存在的故障进行分析诊断 ,并依诊断结论确定改善方案。运用设备振动监测及诊断技术 ,达到高炉鼓风机
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分析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就是在人与环境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前提下,在考虑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稀缺后,研究经济持续增长能否维持和如何维持,解决稀缺
本文选取了农民工就业歧视和性别就业歧视两个方面,对我国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歧视问题展开研究。论文通过分析认为,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现行政策歧视和政府职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