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尽管移植术后的近期生存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受者远期生存情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目前,由于免疫抑制药物的明显缺陷,心脏移植后受者的主要病死原因均与免疫抑制过度(感染,恶性肿瘤)或不足(排斥,心脏移植物血管病,晚期移植物衰竭)相关。因此,免疫排斥是影响移植远期效果的最主要障碍,是心脏移植领域当前的核心问题。移植免疫领域研究更多的集中在供者特异性免疫调节方面,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治疗。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揭示了DC诱导和维持自我耐受的机制,并在体外培养耐受诱导DC,用于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的诱导。耐受诱导或免疫抑制性DC为未成熟、成熟抵抗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激活的DC。这些DC表达MHC分子,低水平表达共刺激分子,甚至传递抑制信号,不能正常合成促进Th1细胞反应的细胞因子。目前的观点普遍认为,治疗性免疫抑制性DC在控制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其与供者反应性T细胞的直接作用,从而诱导T细胞的失能、清除或者调节T细胞的产生。然而,这种观点尚未在体内实验中的到证实。我们使用典型的体外经VitaminD3培养的成熟抵抗(maturation-resistant,MR)DC,证明了经静脉注射携带供者抗原的MR-DC后,可以使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的T细胞反应受到抑制并延长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但是在利用转基因T细胞的研究中,实验结果显示MR-DC并未在体内直接调节T细胞的功能。与被广泛接受的观点相反,我们发现经静脉注射的MR-DC在体内存活时间很短并被受者DC内化、处理后将其抗原递呈至间接途径的CD4+T细胞,导致了T细胞克隆的不完全活化和清除,增加了CD4+FoxP3+T细胞的相对比例而不影响其绝对数量。治疗性免疫抑制性DC的培养方法和活力,与其经静脉注射后抑制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无关。我们还发现应用供者源性凋亡的或缺乏细胞表面MHC分子的MR-DC,可以同样有效的延长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提示在体内起关键作用的是受者自身的抗原递呈细胞。与供者特异性输血相比较,静脉注射携带供者抗原的MR-DC治疗,延长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的效果未见显著差别。本实验的结论认为:外源性DC经静脉注射后的功能为向受者抗原递呈细胞提供供者抗原;在本实验的模型中,是受者自身内源性DC介导了免疫抑制性外源性DC在调节心脏移植后移植排斥反应、延长心脏移植物有存活时间中的作用。运用治疗性外源性DC抑制移植排斥反应时,应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