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理论的主观信任机制的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dog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交易由于其快速便捷等特点已经成为人们广泛采用的交易方式,但是参与交易的用户的匿名性特点加大了网络交易活动的风险性。信任模型的研究为交易安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案,它可以减少交易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分析现有的主观信任模型研究发现大多都忽略了信任的模糊性和动态性,本文针对主观信任的模糊性以及动态性,把模糊数学相关理论运用到主观信任模型研究的各个环节中去。   本文在分析现有的主观信任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考查主观信任的模糊性,将语言变量、模糊逻辑引入到主观信任模型研究中,提出了信任的度量机制,运用模糊规则对信任推理的一般知识和经验进行了建模,提出了一种灵活直观,具有很强描述能力的形式化的信任推理机制。针对主观信任的传递,通过强调各中间推荐节点的主观意念,即,在传递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每个推荐者的推荐因子,还要考虑各推荐者对评估对象的直接信任值,从而提高了模型抵御恶意攻击的能力;结合模糊理论中贴近度的概念分别给出了信任值和推荐信任的更新模型。   借助移动代理技术研究了一种开放网络主观信任的跨域扩展解决方案;重点针对开放网络环境给出了一种新的两层声望的主观信任架构;重新给出了开放网络域间信任的存储方式,将历史信任信息采用窗口的形式记录下来,降低了存储的复杂度;结合Socket消息技术给出了一种搜索信任路径的具体实施方案,从而提升了系统的工程可用性。通过在服务器和各资源节点上部署信任评估系统和存储相关历史信任信息的数据库,实现了节点间主观信任信息的传递与共享。   研发了一个开放网络环境下基于模糊理论的主观信任平台的原型系统,给出了关键的设计方案:具体的信任推荐路径搜索算法、信任值综合计算方法以及开放网络节点的信任更新方法。最后把本文中基于模糊理论的主观信任模型从模型的安全性、恶意推荐信任节点的判断和信任计算的准确度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实验分析,主观信任平台原型系统的实施进一步验证了以上主观信任模型和实现方案的正确性与可实施性。
其他文献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普适计算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后,其赖以实现的基础技术己有了长足的发展,使得普适计算的构想能够成为现实。然而,在普适计算从实验室环境走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网络拥塞除了减少信道的有效吞吐量外,还会引起分组丢失、延时增长、延时扰动等现象,必须通过采用限制网络载荷的方法进行拥塞控制。而Internet网络是一个不可靠无连接网络,只提
协商机制是自动信任协商(ATN)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跨安全域P2P系统信任建立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现有的协商机制存在问题:协商效率不高、协商完成后无法保证协商过程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流媒体的飞速发展,视频会议、视频邮件、视频点播、IPTV等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IPTV作为流媒体的一种多媒体视讯
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无线接入技术。人们希望可以自由地徜徉于无线网络环境之中。然而这些无线接入技术都是针对某一或某些特定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Mesh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 WMN)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衍生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应用。无线Mesh网络是一种具有高带宽、高容量、低成本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是电信业务开展和运营时所必需的支撑平台,各大运营商已经建立起了符合自身特点的运营支撑系统。但是,随着运营支撑系统结构的日益复杂和功能的日益强大,人们不
近年来,随着视频监控设备大量的普及在人们生活的周围,每时每刻都产生着大量的视频数据。同时人为观察这些监控视频无疑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人们寻找着各种各样的生
在单体式MCU中,MC主控制板不仅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管理、配置和控制,音频流和视频流也经过MC板处理。随着网络带宽和媒体流路数的增加、以及会议规模(MCU端口数)的扩大,MCU和终
本文以延迟容忍网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叙述了延迟容忍网络的应用背景和技术架构,分析了几种比较典型的延迟容忍网络路由协议,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性能改进的延迟容忍网络的路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