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现存明清时期道教神像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33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高淳地区是中国道教的一个主要发生与传播区,上世纪八十年代成批量明清时期神像画的发现为研究该地区道教信仰与崇拜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样本。虽然今天这批神像画已经不再被人们使用,但是它所表现的宗教性和艺术性的价值都是无法忽视的。以此为出发点本篇论文分为三章对这批高淳道教神像画进行分析。第一章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高淳的道教信仰习俗,作者经过实地考察,着重于当地道教活动历史及现状情况,概括描述当地道教特点和发展情况。第二部分探讨高淳道教神像画的保存现状,对现有神像画基本面貌及保存状况做了统计与估量。第二章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里介绍道教神仙谱系的特点和发展,在第二部分中探讨了高淳道教斋醮仪式中道教神仙谱系的特点,分析该地区道教活动“大场面”中的神像排列谱系,及高淳地区神像组合往来成因,并对高淳地区道教神像谱系的地方性崇拜特点、升格等现象进行梳理分析。在第三章中分析高淳道教神像画的艺术价值,对其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工序、步骤、形象特点、元素符号的运用等进行直观认识与考量。探讨神像画的内涵并且揭示了其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在结语中,依据前文所述,高淳道教神像画被看成为受到当地民俗影响并结合道教仪轨和当地民间艺术技法创造而成的结果。研究表明这批道教神像画不仅保存道教神仙谱系的共同点并且还具备高淳当地风俗的特点,作为民间艺人所制作的宗教绘画,世俗民间的世态人情通过线条与色彩的巧妙组合,形成了富有张力的艺术样式,是既具中国古代社会道教神像画色彩又具高淳地方地域道教神像画特征,同时作为雅俗共赏的艺术风貌范式流传至今,是宝贵的文化遗存。
其他文献
澳大利亚是个大陆岛,界于南纬11°—43°,东西长5000公里,面积约770万平方公里(包括塔斯马尼亚岛等)。她与南极大陆隔以3000公里的海域。在澳大利亚和亚洲大陆之间有一列岛屿
荒漠植物多样性研究及其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荒漠区植物种类贫乏(约1000余种),分布稀疏,生物量小,起源古老,地理成份复杂(有14个地理分布型),特有成份
目的:结合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冠心病延续护理模式对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此模式的应用研究,验证该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巴彦淖尔市医院神经内一、
本文利用江苏省112家家禽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对家禽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对家禽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和家禽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带来的收
目的旨在了解动物包虫病流行区内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情况。方法本研究利用Qiagen DNeasy Powersoil试剂盒对犬粪提取DNA,并从细粒棘球绦虫线粒体全基因组中筛选出完整线粒
有人称,戏剧是电影的老师,可谓一语中的。早期的电影从戏剧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可以说梅里埃时期的电影,就是把舞台搬上了银幕。那时的电影还没有自己的语言,也没有特写等电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城市化建设步幅的逐渐加快,我国许多城市进入了又一新的时代——摩天楼时代,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与之相应地,电梯在建筑中也取得了越发广泛的应用。于
<正>月见草属于柳叶菜科月见草属植物,别名山芝麻、野芝麻、夜来香等。月见草野生资源丰富,适应性强,具有抗寒、耐旱、耐瘠薄、喜光、怕涝的特点。月见草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
西方词汇语义研究大体可以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各阶段的理论立场相互联系,根据语境和语言使用者因素是否作为考察对象而形成了繁复主义和简约主义两个研究视角。本文对理论发
讨论了与一个偏心的圆齿轮共轭的非圆齿轮及其传动设计的有关问题.该共轭非圆齿轮本质上不是一个相同的偏心齿轮,它的传动设计取决于偏心圆的偏心率大小,齿廓曲线的形状也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