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和意义:1抽动障碍是一种于儿童时期起病、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目前其病因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归纳分析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采用系统性Meta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旨在深入探讨抽动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抽动障碍防治提供依据。2东方医院儿科名师辈出,前有刘弼臣教授,为全国九位中医终身教授之一;王素梅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吴力群教授为北京市丰台区第二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三位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分别提出“从肺论治”、“从脾论治”、“从肝风论治”的学术观点,临床疗效确切,积累了大量医案资料。为更好传承及发展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本研究通过文献整理及数据挖掘方式,对名老中医的诊疗规律进行验证总结,并进一步明晰三位教授间的传承脉络,为名家经验的现代研究提供思路。研究方法:1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中,检索文献起止时间均从建库起至2022-02-28,纳入研究儿童TD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队列研究及横断面研究的文献。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2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刘弼臣教授、王素梅教授、吴力群教授既往关于TD文献资料整理分析,总结三位教授论治TD的学术思想,并以此作为临床医案研究的理论基础。3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刘弼臣1993~2008年、王素梅2013~2022年、吴力群教授2016~2022年治疗TD门诊病历,形成数据库,录入广安门医院研发的“名医名家经验传承知识管理与服务平台”,使用频数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社团分析等方法进行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的发掘,结合深度访谈校正证候结构特征及治疗方药,分别得出三位教授诊疗方案。将三位教授文献研究及数据挖掘获得的结果进行纵向对比,总结相同点及差异性,发现传承脉络及发展创新。研究成果:1危险因素Meta分析共纳入32篇中英文文章,研究共涉及9个国家556560名儿童,得出TD致病危险因素共19个,分别为:男性、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史、围生期其他不利因素、不良饮食习惯、长时间看电子产品、高热惊厥史、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扁桃体炎、鼻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血铁含量降低、TD家族史、家族精神性疾病史、母亲孕期精神障碍、孕期饮酒、孕期吸烟或被动吸烟、打骂体罚的教育方式;胎次(二胎及以上)是抽动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2文献研究共检索刘弼臣教授治疗TD相关文献共44篇中文文献,王素梅教授治疗TD相关文献共87篇,吴力群教授治疗TD相关文献共13篇中文文献。文献类型包含个案经验、临床研究、学术理论及临证经验、动物实验。教授本人及学生们围绕自拟方“熄风静宁汤”、“健脾止动汤”“养血熄风汤”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通过临床试验、动物实验、网络药理学等方式验证方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探寻其作用机制。3临床医案数据挖掘3.1患儿基本信息研究收录了刘弼臣、王素梅、吴力群教授治疗TD患儿门诊病案745份病案,3274诊次,3399张处方。患儿以男性为主,以眨眼、清嗓子、耸肩为首发症状,抽动症状表现复杂多变,表现出66种常见抽动症状。抽动分型以多发性抽动为主,其次为暂时性抽动障碍。患儿常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遗尿、强迫障碍等,也常合并呼吸道感染者、变应性鼻炎等。3.2刘弼臣教授治疗抽动用药分析纳入刘弼臣教授317份TD患儿病案,共567诊次,涉及189味中药。药物归经多归肝、胃、肺、脾经,药性多使用寒性、温性、平性药,药味多为苦味、辛味、甘味药。核心方剂为辛夷、炒苍耳子、玄参、板蓝根、北豆根、黄连、全蝎、钩藤、菊花、制白附子、法半夏、木瓜、伸筋草,为熄风静宁汤加减。刘弼臣教授常见辨证分型为肝风内动、肝风挟痰、痰热内扰、风痰阻络、痰火扰神,常用方剂为辛苍五味汤、熄风静宁汤、菖蒲郁金汤、四逆散、柴芩温胆汤。3.3王素梅教授治疗抽动用药分析纳入王素梅教授302份TD患儿病案,共1998诊次。药物归经以肝经、脾经、肺经、胃经为主,四气主要以温、平、寒为主,五味以辛、甘、苦味为主。核心处方为陈皮、法半夏、防风、谷精草、木瓜、葛根、钩藤、伸筋草、太子参、麸炒白术、茯苓、山药、白芍、川芎、石菖蒲,为健脾止动汤加减。根据不同证型,以脾虚肝亢为主证者,常使用健脾止动汤加减;以肝风内动为主证者,常使用天麻钩藤饮合泻青丸加减;以脾虚痰聚为主证者,常使用温胆汤加减;以痰火扰神为主证者,常使用礞石滚痰汤加减;以风痰阻络为主证者,常使用止痉散。分析结果与既往数据挖掘结果对比显示,王素梅教授始终以脾虚肝亢为核心病机,始终注重顾护脾胃,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习惯等变化,“脾虚”“肝亢”的体质偏颇状态更加突出,辨证更倾向脾虚肝亢、肝风内动、痰火扰神等,治疗注重清脏腑热,虫类药物使用频率增加。3.4吴力群教授治疗抽动用药分析纳入吴力群教授126份TD患儿病案,共709诊次,药物归经以肺经、肝经、脾经、胃经为主,四气主要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甘、辛、苦味为主。核心方药组成为:当归、白芍、川芎、党参、麸炒白术、茯苓、山药、陈皮、半夏、北柴胡、防风、葛根、菊花、辛夷、钩藤、蝉蜕、僵蚕、全蝎、蜈蚣、木瓜、伸筋草、鸡血藤、郁金,为六君子汤、养血熄风汤合方。脾虚肝亢证常使用六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脾虚痰聚证使用温胆汤加减,外风引动证使用银翘散合苍耳子散加减,肝风内动证使用天麻钩藤饮加养血熄风汤加减,阴虚动风证使用大定风珠合四物汤加减。根据临床症状及兼症进行药物加减分析。126例患儿YGTSS疗效评价显示总有效率为88.10%,药后未见明确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肝肾功异常,安全性较高。3.5传承与创新王素梅、吴力群教授均传承刘弼臣教授“肝风”理论,认为抽动病本于肝,病理因素多为“风”与“痰”,临床常见外风引动内风。治疗方面,刘弼臣教授认为病发于肺,强调注重从肺论治,创立“调肺学派”;王素梅教授认为肝病最易传脾,治疗应注重从肝脾论治,抑木扶土,形成了从脾论治TD的学术思想;吴力群教授认为肝风为发病之基础,将过敏性疾病与“风”的特性相结合,扩展了肝风外延,治在养血祛风。王素梅、吴力群教授传承刘弼臣教授从肺论治思想,注重外风引动内风,常使用解表祛风药、清热药宣肺通窍,祛风止动,截断病程;吴力群教授又融合王素梅教授从肝脾论治学术思想,临床伴见精神倦怠、面黄少华、食少纳呆者,多从脾论治,以健脾平肝,调和肝脾为其主要治法。三位教授临床证型多有交叉,药物使用也有相似性,体现了从脏腑论治的传承与发展。结论及意义:1本研究综合国内外危险因素研究文献,归纳出TD发病与性别、家族精神性疾病史、母亲孕期生活习惯、围生期病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微量元素异常、严苛的教育方式等因素相关。与中医病因研究中先天不足、肺脾不足、肝气不舒、气郁生风等因素相呼应。2团队既往临床试验及动物实验验证了熄风静宁汤、健脾止动汤、养血熄风汤的有效性,并从免疫功能、神经递质等方面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3通过对临床病案数据挖掘验证了三位教授辨证论治围绕其对病机的认识,对各位教授辨证、用药规律进行完善和补充。4三位教授诊疗特色分别为从肺论治、从脾论治、从肝风论治,在病机认识中一脉相承,辨证、用药体现其病机特点,又多有相似之处,体现出从脏腑论治TD学术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