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我国在各方关注下在深圳交易所设立了在中小板,为中国创业板的推出先试先行。以此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拓宽其融资平台,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政府也希望借助这个资本市场改善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建立科学和合理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改善经营业绩。但从国际资本市场的研究来看,不论市场的发达程度如何,即使是美国和欧洲等市场,都存在着上市公司上市后业绩下降,公司的上市后经营业绩不佳的现象。首先,本文第一部分对选题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并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得出多数国家存在IPO前后业绩变化的现象,同时也总结国内外对于这一现象的理论解释,并对文章的研究方法和指标选择进行表述,突出本文研究区别于他人的研究创新之处。其次,第二部分对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是否也存在上述同样的业绩下降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以2004年到2007年在中小板上市的201家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选取除了除偿债能力以外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三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检验,通过综合财务指标体系模型对样本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样本企业的对于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三项指标在上市后明显下滑,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也存在着IPO前后业绩的巨大变化,但是我国中小板企业上市前后七年间业绩变化趋势并不类似倒“V”型走势:成长能力指标趋势是突出是我倒“V”型走势,而盈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则呈现比较明显“L”型走势,说明我国中小企业IPO前后业绩变化更大。再次,第三部分通过建立选择以创投参股、融资规模、企业规模、股权结构、承销商声誉、发行市盈率、IPO溢价率、发行价格的对公司上市前后可量化因素建立多因素模型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分析,回归模拟后得出如下结论:股权结构即大股东持股比例、管理层持股、承销商声誉、融资规模、发行价格对于中小企业IPO后的业绩有显著影响,其中管理层持股、融资规模和承销商声誉三个因素与业绩下降负相关,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发行价格与业绩下降正相关,并基于回归结论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分析。最后,本文第四部分从实践角度,结合上一部分研究的结果,对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和未来中小企业资本市场完善和壮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认为我国应该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避免大股东滥用其市场地位,形成相互制约的股权结构;鼓励公司管理层持股,强化其与公司利益的一致性;加强证券市场中承销商声誉管理,推动市场的评价体制发展;强化信息完全披露,保证市场的透明;加快推进市场发行体制改革,合理发行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