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回顾在美国心理学会的主持下召开的纪念科学心理学诞生一百周年的大会上,来自国际一流的心理学家终于意识到即使总结了西方科学心理学学科的百年历史经验,但计划把心理学统一成为一个基本理论范式的意愿仍未能如愿的。学者们认为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等人文立场的心理学与实证主义立场的心理学存在的内在冲突,认知心理学给行为心理学带来的冲击与革命,辩证心理学所进行的综合尝试都一再表明,通过自然科学的手段来还原分析并力图建立一门完全统一的超越历史、超越文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心理学的尝试是并不成功的。伴随着心理学向多元化转向,学者们开始认识到,西方的知识体系或者实践体系并不能获得权威的判定权,未来将变得更多角度、更为灵活地使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多种方法的变通选择将有助于准确和全面地研究解释人类的心理话动。瞻望未来,学科理论发展将以自然科学为意向和以人文科学为意向的心理学以及科学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的相互补充作为趋势。当代的心理学已经从科学心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走向多元化的心理学文化的繁荣。在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早已发展出自己的心理学思想,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早已记载着中医的人格学说和情志学说,然而随着西方心理学引入中国之后,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的光辉逐渐被掩盖,导致目前我国现阶段的心理测量和心理治疗基本上处于照搬或仿效西方心理学的状况。然而西方心理学思想源自于西方的文化基础,体现着西方人对于哲学、信仰、价值观和社会生活经验的认识,与中国本土的心理学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关系,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可是近现代一些学者只是用西方心理学关于情绪的概念生硬地套用来阐释传统中医经典中的情志学说,并用西方心理学作为评判中医心理学概念合理性的标准,这种做法不仅掩埋了传统中医心理学原创思维的闪光点与长处,而且直接导致西方心理学情绪量表一统天下的局面。事实上,传统中医学关于情绪的理论具有基于中国历史文化基础的特点,是世界上另外一种原创的情绪心理学理论模式。基于中医对情绪的独特理论观点和观察方法等缘由,研究中医关于情志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比较中西医关于情绪理论的差异,考察近现代人对传统中医情绪概念阐释的偏差,基于对中国古代文献的研究,借鉴西方心理测量技术的方法,开发具有中医特色的情志问卷是一件非常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工作。目的:1.系统梳理传统中医学中五态情志理论的主要观点与历史发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最早记载了“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忧”、“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的五藏对应五志的相关文献的理论依据。据文献统计《黄帝内经》162篇中探讨五志病证、病因、病机及治疗等篇目多达32篇。因此要真正理解“情”与“志”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就必须认真梳理中医经典文献有关的记载。中医情志理论究竟与西方情绪理论有何同与异?为何中医将“思”纳入五志之中?思与情志有何关系?等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2.科学阐述中医五态情志学说的合理内核因为中医五态情志学说与西方情绪理论观点有诸多不同,所以长期以来屡屡被误解,尤其是对“志”概念的合理内核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中医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借助跨文化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探讨和挖掘传统中医学的五态情志学说的合理内核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基础工作。本研究尝试通过对中医五态情志学说与西方意动心理学的比较,合理解释中医用“五志”的深刻用意和科学价值。3.编制具有中医特色和临床实用性的五态情志问卷相比于西方情绪心理学而言,《黄帝内经》中的五态情志学说具有如下特点:五种情志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和临床中常见的五种情绪状态,而不仅仅只是考虑了焦虑与抑郁的消极情绪;情绪的状况与五脏生理状况密切相关,而且相互影响;情绪状况的评估可以综合面部表情、肤色、脉象、行为等多个维度进行,而不仅仅只是依靠问卷的自我报告,可以有效地避免被试的掩饰;情志状态与思的认知和意向的指向密切相关;情志理论对于中医辨证施治具有很大的指导性意义。因此,基于中医五态情志理论,建立一个能发挥五态情志学说优势的情志标准化工具是很有意义的,本问卷能同时测量主观情绪报告与客观的躯体化症状两部分,从而可以充分体现中医情志评估的思路。4.运用中医五态情志问卷,探索该问卷的适用人群并制定问卷的评价标准本研究初步调查了广东省内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五态情志现状,分析当代大学生在五态情志问卷上的分布特征,探讨影响五态情志分布的各项影响因素,如性别、年级、学校类型、学校地域四个因素;同期还针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心理门诊患者进行了五态情志测评分析,并比较了本问卷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的相关性,以评价本问卷的效度以及可靠性。方法:1.文献研究与跨文化比较方法五态情志问卷的编制理论依据来源于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五脏对应五种情志的观点,但因为《黄帝内经》原书中并未对“五志”的表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或定义,因此,要编制五态情志问卷就必须建立现代人能理解和明白的词汇条目池。为此,本研究参考《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常用心理评估量表》等心理测量工具书中常用情绪类量表中的情绪用词;选用《汉语工具书大系:辞海版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收集选取其中关于情绪描述的用词,从中挑选出符合关于五志(喜、怒、忧、思、恐)五种情绪的表达用词,形成编制预试问卷的备选条目池。本研究还利用中国知网的数据库检索2007年一2013年间心身疾病的文献,从中挑选出较为有代表性、重复描述较多的症状,建立了有关常见躯体化症状的描述词汇条目池。本研究还运用跨文化比较方法对中西医情绪心理学、意动心理学与中医心理学关于情绪等观点和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系统整理并分析中医情志学说心理思想、中医五行学说(五志学说)、中医情志造模、西方意动心理学史及其观点与当代心身疾病研究等相关理论文献,对本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术语进行初步预先设定,以保证在本研究中术语及其内涵意义始终保持一致性。2.专家访谈法。基于前期文献检索建构的中医五态情志问卷初选条目词汇,设计出开放式调查问卷,采用专家访谈法,对涉及中医临床医学、卫生统计学、人文社科学的5名专家进行了两轮咨询,再一次对词汇条目的合理性、准确性征求专家意见。通过对专家进行意见咨询,重新对中医五态情志问卷初步条目池和两个分问卷的维度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通过对访谈意见结果进行转录,以作为编制中医五态情志问卷之理论框架的构造以及五态情志问卷初步条目池设计提供专业意见。3.问卷调查法。基于专家访谈基础上编制出中医五态情志问卷的半结构式问卷,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病种门诊患者进行初步调查。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基本确定五态情志问卷的作答形式,问卷的条目预设数量,以及回答问卷所需耗费的时间,问卷的计分规则,作答问卷时的时间限制等项目设定。4.数据统计方法根据文献内容分析研究、专家访谈及门诊患者的半结构问卷调查等环节后,编制出中医五态情志问卷的初稿,然后运用SPSS19.0中文版统计软件与SPSS AMOS 17.0的结构方程式模型验证,探索变量间的关系。通过采用项目分析法、相关系数法、独立样本t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法等筛选项目并确定问卷的理论框架结构既理论维度的确定,以明确问卷的最终版本;通过统计大样本数据分析正式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以及分半信度、效标检验相关系数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法,构建中医五态情志问卷的信度、效度以便制定问卷的评价标准,修订和完善问卷。成果:1.系统梳理了中医五态情志学说的历史发展与词义辨析本研究通过中医经典文献研究,系统梳理了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五志学说的雏形到明代张景岳《类经》等历代医家关于五志病证、病因、病机及治疗等观点的发展,探讨了五志状态与五脏活动、五志致病的规律及五志病证的防治等原创理论。对“五志学说”与“七情学说”的差异与最终合一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文献梳理。2.对中医五态情志学说与西方意动心理学进行了跨文化比较本文对中国儒家的志向说、墨家的志行说和志功说、程氏理学的志气说,以及中医的五态情志学说和西方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进行了主要观点的比较,认为中国本土心理学和中医心理学与西方意动心理学在许多方面具有共同的理论宗旨,如两者都认为意志是人类心理活动中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意志的指向性和内在性决定了人类心理活动的特殊性,也是决定情绪的发动和情绪的取向的主要因素。通过跨文化比较,帮助现代人进一步认识了中医五态情志学说的合理内核。3.编制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五态情志测量问卷本研究遵循心理学测量问卷的编制规则,参考现代心理测量问卷规范的编制程序与方法,根据中医五态情志理论,构建中医五态情志问卷的理论框架和喜、怒、忧、思、恐五个情绪维度,编制了情绪词汇分问卷和躯体化症状分问卷两个部分,最终确定由84个题项构成的正式问卷。本研究对五态情志问卷的信度、效度进行了统计评价检验,该问卷经内部一致性系数检验,所得出统计结果均在0.70以上,对问卷进行同一样本的两次施测其重测信度在0.65以上,问卷题项拆分后的分半信度在0.70以上,说明本问卷具备良好的信度;情绪词汇部分与躯体化症状部分的题项与所属的问卷部分的相关系数分别在0.1—0.8之间,且情绪词汇部分与躯体化症状部分的理论模型与所施测获得数据均有较为合理的拟合度,表明问卷的理论假设模型的构想效度较为理想。4.运用五态情志问卷对部分适用人群进行了实测调查,探索了问卷的评价标准本研究对872名广东省内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五态情志的分布进行了实测调查,结果发现其中情绪词汇部分中包含的五个情绪因子,总体以思、喜情绪因子分较高,而躯体化症状部分包含有七个系统分类,主要以脑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所得因子分较高,并且情绪公因子以及躯体化症状各系统分类进行对比,皆存在性别、年级、学校类型与地域差异,而问卷整体对比,除性别无明显差异化外,其余年级以及学校类型与学校地域差异皆存在明显的差异化。本研究还对部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心理门诊患者进行了实测,并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了同步测量比较。结果分析显示,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与中医五态情志问卷的相关性较高,说明中医五态情志问卷亦可较好地运用于临床心身症状的测量评定。结论:1.中医五态情志学说理论内涵丰富,本文通过将中国本土心理学与西方意动心理学的跨文化比较,认为中医五志学说具有突出意识的指向性和意志思维对情绪的影响性等本土文化的特点,是区别于西方情绪心理学的另一种理论文化范式,对于丰富现代情绪心理学的多元文化模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2.初步研制的中医五态情志问卷经各项统计学检验和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比较,显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为诊断和鉴别临床情绪障碍提供了具有鲜明中医特色和符合国人心理的一种测量工具。初步实测检验显示,该问卷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实用性强,判断标准容易掌握等优点。3.运用本问卷对大学生被试的五态情志现状进行实测,结果显示,被试总体上比较乐观,主要以思、喜、忧的情绪较多,并在不同的阶段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在四年的大学学习期间呈现曲折性的趋势;通过对心理门诊患者进行中医五态情志问卷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的比较,验证了五态情志问卷的可靠性,为临床情绪障碍的评定诊断增加了更加方便、更贴近国情的评定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