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因具备能量密度大、电压平台高、自放电较低、无记忆效应、环境友好等优势而成为研究热点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商业化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并不理想,且实际的应用中所展现的容量已基本接近其理论值,很难通过改性进一步提高其容量。因此,寻找新型材料替代石墨负极势在必行。在众多候选材料中,氧化锌因具有理论比容量高、价格低廉、易于制备、绿色无污染等优势而备受关注。但是,氧化锌在锂化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体积变化,由此产生的应力会引发电极材料的开裂、粉化甚至脱落,最终降低材料的循环性能。此外,氧化锌的电子电导率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基于上述缺点,本论文从控制材料的形貌和结构出发,将氧化锌与良好的一维导体多壁碳纳米管复合,采用简单的自组装和后续高温热处理方法制备了不同形貌及结构的ZnO/MWCNTs纳米复合材料,以期缓解脱嵌锂过程的体积效应,增强电极的结构稳定性和导电性,进而改善氧化锌基负极材料的循环和倍率性能。(1)首先,我们设计了锌离子和有机配体在官能团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外壁上原位自组装形成锌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多壁碳纳米管材料(S-MCZF);将所形成的S-MCZF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煅烧制备ZnO/MWCNTs(S-MCZO)纳米复合材料。物理性能测试表明:粒度为40~50 nm的ZnO多面体沿着多壁碳纳米管的轴向顺序排列形成串联结构S-MCZO复合材料,有效地降低了ZnO颗粒的团聚现象。与纯S-ZnO相比,S-MCZO具有更高的电子电导率,当电流密度为200 mA/g时,经80次循环后,充电比容量为372 mAh/g,循环性能有所改善。(2)针对所制备的S-MCZO复合材料的倍率和循环性能不够理想等问题,尝试调节ZnO结构尺寸以及与MWCNTs的结合方式进一步提高其储锂性能。实验研究了ZIF-8的有机配体及煅烧温度对最终材料的组分、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并获得了具有穿插结构的ZnO/MWCNTs(L-MCZO)纳米复合材料。检测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中的ZnO多面体是由10 nm左右的ZnO初级粒子密集堆垛形成的纳微结构材料,具有分层多孔特性;MWCNTs穿插于多面体的内部,伸出部分缠绕在其表面,起增强多面体的机械性能及缓冲其体积膨胀的作用。材料在200mA/g下充放电100次后,可逆容量仍可维持在419.8 mAh/g,即使在1000 mA/g下循环40次后仍可保持在326.8 mAh/g,其倍率性能及循环性能均有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