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杏仁为多基源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规定苦杏仁来源于蔷薇科(Rosaceae)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a L. Var. 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Prunus sibirica L.)、东北杏(Prunus mandshurica (Maxim.) Koehne)或杏(Prunus armenia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主要有效成分为苦杏仁苷和脂肪油,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效。由于其来源复杂,分布广泛,加之栽培及采收加工欠规范,常导致饮片质量不稳定,亦无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致使其质量控制一直比较困难。据调查,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作为苦杏仁入药的植物种子主要有6种,除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杏与药典一致外,其余两种紫杏(Prunus armeniaca dasycarpa (Ehrh.) Borkh)、毛杏(Prunus armeniaca (L.) Lam. var. pubescens Kost)均未收入药典。本课题主要从薄层鉴别、含量测定和HPLC指纹图谱三个方面对上述苦杏仁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制定苦杏仁的质量评价方法。目的:通过薄层色谱法对苦杏仁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从而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同时建立苦杏仁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获得对照图谱,并与不同品种苦杏仁药材指纹特征相对照,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苦杏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薄层鉴别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选用合适的提取方法和提取溶剂,以及适宜的固定相、展开系统、显色系统,对苦杏仁进行定性鉴别。2苦杏仁的含量测定:(1)提取:考察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提取溶剂对提取苦杏仁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影响,选取影响提取效率的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三个主要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对质量分析测定的前处理工艺进行优化,选择提取效率较高的提取条件。(2)色谱条件:选择合适的固定相,调整流动相的组成、配比、流速,调节柱温,以使苦杏仁苷色谱峰与杂质峰分离度较好。(3)标准曲线的绘制:配制系列浓度的苦杏仁苷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测定峰面积,以苦杏仁苷进样量为横坐标,相应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4)精密度试验:分别取同一份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并计算RSD值。(5)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苦杏仁药材6份,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测定峰面积,并计算RSD值。(6)稳定性试验:分别取同一份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分别于放置0,4,8,12,24,48 h后进样,测定峰面积,并计算RSD值。(7)回收率试验:取苦杏仁药材适量,分别加入等量的苦杏仁苷对照品,测定苦杏仁苷的含量,计算平均回收率和RSD值。(8)检测限的测定:将苦杏仁苷对照品溶液逐步稀释,当信噪比S/N≥3时确定为最低检测限。(9)样品测定: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18批苦杏仁药材中苦杏仁苷的含量。3苦杏仁指纹图谱的建立:(1)提取: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提取溶剂及不同提取时间的提取效果,选择提取成分较多,提取效率较高的提取条件。(2)色谱条件:选用合适的色谱柱及检测波长,调整流动相的组成、配比、流速,调节柱温,使色谱图符合指纹图谱研究的要求。(3)系统适用性试验:在已确定的色谱条件下,考察指纹图谱中苦杏仁苷峰的分离度和理论板数。(4)精密度试验:取同一份样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记录保留时间和峰面积。(5)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苦杏仁药材6份,平行制备样品溶液,进样,记录保留时间和峰面积。(6)稳定性试验:取样品溶液分别于0,4,8,12,24,48 h进样,记录保留时间和峰面积。(7)指纹图谱的建立:分别取同一品种不同产地苦杏仁药材10批,其他不同品种的苦杏仁药材8批,制备供试品溶液,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1苦杏仁的薄层鉴别的研究:采用相应的薄层鉴别方法,薄层展开后,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2苦杏仁的主要成分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1)提取:确定了对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进行含量测定的处理工艺:50倍甲醇超声提取一次,提取时间为30 min。(2)色谱条件:采用安捷伦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水(15:8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10μl。在此色谱条件下,苦杏仁苷峰保留时间约为12 min,分离度大于1.5,理论塔板数不低于4000。(3)标准曲线的绘制:苦杏仁苷在0.138-13.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13.57X+20.704,r=0.9999(n=6)(4)精密度试验:仪器和方法的精密度良好,RSD值分别为0.71%、0.78%。(5)重复性试验:样品的重复性好,RSD值为0.76%(6)稳定性试验:对照品溶液和样品溶液在48 h内稳定,RSD分别为1.44%、1.25%。(7)回收率试验: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51%,RSD为1.81%。(8)苦杏仁苷的最低检测限为40.1032 ng。(9)苦杏仁药材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为0.0724%-5.668%。3苦杏仁指纹图谱的建立:(1)提取:以70%甲醇超声60 min为佳,具有稳定和效率高等优点。(2)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柱(4.6×250 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5 nm;进样量10μl。(3)系统适用性试验:在此色谱条件下,苦杏仁苷的保留时间约为20 min,按苦杏仁苷峰计算理论板数约为50000,与其它色谱峰的分离度大于1.0。(4)精密度试验:以苦杏仁苷峰为内参比峰,计算各主要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占总峰面积5%以上峰的峰面积值,其RSD分别为0.009%-0.26%和1.01%-2.43%,精密度良好。(5)重复性试验:各主要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和占总峰面积5%以上色谱峰的相对峰面积均无明显变化,其RSD分别为0.009%-1.04%和1.76%-2.59%,重复性良好。(6)稳定性试验:在48 h内,各主要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占总峰面积5%以上峰的峰面积比值均无明显变化,其RSD分别为0.009%-0.32%和1.07%-2.35%,稳定性良好。(7)指纹图谱的建立:得到苦杏仁药材的指纹图谱,生成对照指纹图谱,同时得到不同品种苦杏仁药材的指纹图谱。(8)数据分析:运用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所得结果能反映苦杏仁药材的质量。结论:1薄层色谱法所得斑点清晰圆整,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苦杏仁的定性鉴别。2建立了苦杏仁样品中苦杏仁苷含量测定的HPLC法,方法专属性强,稳定性,重复性和精密度良好。3建立了不同产地同一品种来源苦杏仁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得到对照图谱,并与不同品种苦杏仁药材指纹特征相比较,利用相似度分析对不同产地和品种的苦杏仁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苦杏仁药材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