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对污泥焚烧过程中重金属排放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ppy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泥焚烧是一种减量减害化的污泥处置方式,目前越来越受到各国推崇,但污泥中含有较大量重金属,容易造成重金属污染,因此,控制污泥焚烧过程中重金属排放至关重要。首先本文通过热力学分析得到污泥焚烧过程中烟气中重金属主要以气态氯化物形式存在,且污泥中硅铝成分可能对重金属有一定固留作用,以及氧浓度和Cl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为研究喷入烟道吸附剂对烟气中气态重金属影响机理,利用双温式管式炉实验台,考察高岭土、石灰石和蒙脱土对ZnCl2、PbCl2、CdCl2的吸附效果,然后筛选出吸附效果最优的吸附剂。结果表明:高岭土对重金属氯化物吸附效果顺序为:PbCl2>CdCl2>ZnCl2,高岭土对重金属的吸附效率随着温度上升大致呈现出下降趋势。石灰石对重金属氯化物吸附效果顺序为:CdCl2>PbCl2>ZnCl2,石灰石对重金属的吸附效率随着温度上升基本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蒙脱土对重金属氯化物吸附效果顺序为:PbCl2>CdCl2>ZnCl2,蒙脱土对重金属的吸附效率随着温度上升基本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通过比较三种吸附剂对重金属氯化物的效率,高岭土是实验条件下的最优吸附剂。在得到最优吸附剂的基础上,对高岭土进行煅烧和水热改性,利用双温式管式炉对改性高岭土进行重金属氯化物吸附实验,研究改性对高岭土吸附重金属效果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高岭土经过煅烧,结构中的羟基基本脱除,比表面积也出现下降,因此在低温下对重金属氯化物吸附能力降低,但结构中Si和Al的化学活性增强,在高温下对重金属吸附能力增强。煅烧高岭土经过水热改性,会重新赋予煅烧高岭土羟基,恢复部分通过羟基与重金属氯化物反应的能力,也会使煅烧高岭土比表面积增加,因此在低温下对重金属吸附能力增强。增加水热时间和水热压力会增强水热效果,压力达到2.8MPa且温度达到20h,水热反应才会有明显效果。为探究钙基吸附剂在污泥焚烧过程中对不同重金属的作用,在水平管式炉上对污泥进行焚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污泥中Zn和Pb的挥发率随着温度升高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通过XRD分析,这主要是由于污泥中的硅铝成分对重金属的固留作用和挥发反应动力学共同作用的结果。600℃时,添加Ca(OH)2会降低Zn在灰渣中的含量,在700-1100℃,添加Ca(OH)2会增加Zn在灰渣中的含量。添加Ca(OH)2,一方面CaO将ZnCl2转化为熔点更高的ZnO,另一方面,CaO可以与硅铝成分反应,减少与Zn反应的硅铝成分。在各温度下添加Ca(OH)2均降低Pb在灰渣中的含量,且随着Ca(OH)2添加量的增加,灰渣中Pb的含量逐渐减少。添加Ca(OH)2,CaO可以与硅铝成分反应,减少与Pb反应的硅铝成分。
其他文献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中小企业,这一企业群体占我国各类企业数量之首,且极具创新性,并且作为主要纳税群体,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而
随着车辆中其他噪声源受到控制,减振器异常噪音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异响是减振器行业最困难的技术问题之一,其作用机理极其复杂。借助仿真分析、振动及噪声测试等技术分析异响
碳化硅(SiC)材料作为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以其为衬底制备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具备优越的性能。然而,在功率转换领域应用中,MOSFET在关断瞬间,外接或寄生的电感存储的能量通过功率器件释放,迫使器件发生雪崩击穿,产生的高压大电流冲击极易造成器件失效。值得注意的是,SiC
探讨了混凝土坝段分块浇筑施工中基岩产生的沉降变形,在考虑空间、时间及环境效应量并 引入自重因子相互作用的影响下,建立了施工期基岩沉降模型,取得较好的效果,并给出了实例。
已有大量研究关注锻炼认知效益,且身体锻炼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存在选择性,对执行功能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同时,已有研究证明,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于执行功能的影响存在差异性,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进行运动十分重要。但,目前已有研究对运动项目的划分缺乏统一、明确的依据,而任何类型的运动都是由动作技能构成的,应从动作技能的特征及分类入手,对运动项目的类型进行划分,研究不同动作技能类型运动对执行功能影响的差异性,以确定
我国“十二五”规划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自2009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财政补贴与税收政策推广新能源汽车,2015年我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国,财政补贴与税收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结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需求端现状与相关政策分析,首先从宏观角度出发,根据2009年至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相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研究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对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销量结构的影响;然
论述了路基土体的变形、压缩和压实特性,总结了我国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影响因素及其基本分类,并探讨控制路基沉降的相关措施,在项目的施工的各阶段采取相关的措施和减少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