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45%。脑胶质瘤具有广泛的侵袭性,及由低级别向高级别进展的特性,且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给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目前,治疗脑胶质瘤的主要手段是配合放、化疗的手术切除,尽管如此,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尚仍不足一年。近来,一种新的肿瘤广谱生物标记物-神经突触核蛋白-γ(synucleinγ, SNCG)备受关注,已有文献报道SNCG能够作为诊断乳腺癌、胃癌、直肠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标志,并且与患者的预后及肿瘤耐药直接相关。目的:明确SNCG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为临床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标本:收集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系科中心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标本43例,同时收集该科室由重型颅脑创伤行内减压术而切除的脑创伤周边相对正常的脑组织10例作为正常脑组织标本。所有脑胶质瘤患者均为首次手术治疗,术前未接受放疗和/或化疗,所有肿瘤标本均按照WHO于2000年制定的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和分级标准并经病理科医师确认。2.实验分组:将收集的43例脑胶质瘤标本和10例重型颅脑损伤内减压的脑组织标本根据病理学医师鉴定分为正常组(N);低分级胶质瘤组(LDD):Ⅰ-Ⅱ级胶质瘤;高分级胶质瘤组(HDD):Ⅲ-Ⅳ胶质瘤。3.将收集的组织标本置于液氮中冻存,取冻存组织提取总RNA,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正常脑组织、低度恶性胶质瘤及高度恶性胶质瘤中SNCG mRNA的含量。4.将收集的组织迅速置于液氮中冻存,取冻存组织匀浆,提取组织中蛋白,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在正常脑组织中和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标本中SNCG蛋白的表达。5.将收集的新鲜组织取部分标本经4%多聚甲醛浸泡固定,然后经脱水、透明、浸蜡、包埋、4μm厚度切片、烤片固定,制成石蜡切片。6.将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明确胶质瘤的病理分类及恶性程度分级。7.将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从形态学上检测SNCG在不同恶性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以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SNCG标记阳性部位着色为棕黄色。各肿瘤标本SNCG表达量按以下标准分级:(一),没有阳性细胞;(+),<30%的肿瘤细胞阳性着色;(++),30%--60%的肿瘤细胞阳性着色;(+++),>60%的肿瘤细胞有阳性着色。8.应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对RT-PCR结果进行图像采集和分析,应用Motic Med6.0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图像采集和分析测定,用Image J分析软件对Western Blot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处理。资料整理后,应用SPSS Statistics V17.0统计软件,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多个实验组与一个对照组比较用最小显著差法(LSD),实验组之间比较q检验(Newman keuls test), 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在正常脑组织中,SNCG mRNA含量低,表现为吸光度较低,而低度恶性组及高度恶性组吸光度则明显升高,分别为正常组的2.56倍及4.46倍。2.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脑组织中SNCG蛋白含量低,胶质瘤组织中含量较高,低度恶性组及高度恶性组中SNCG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正常组的2.46倍及4.49倍。3.H.E显色结果证实所选的胶质瘤样品分级及类型,正常脑组织样品的正确性。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在43例胶质瘤样品中,15例I~Ⅱ级胶质瘤标本中SNCG蛋白阳性表达11例,28例Ⅲ~Ⅳ级标本中SNCG阳性表达25例,阳性表达率83.70%;仅7例胶质瘤组织中未见SNCG表达。而在10例正常脑组织中3例有较弱阳性表达。SNCG蛋白阳性表达为棕黄色或棕褐色,绝大多数位于细胞浆内。结论:SNCG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率较高,且大部分为胞浆表达,SNCG水平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为临床胶质瘤的靶向治疗提供重要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