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点揉阳辅穴配合常规康复训练的方法对偏瘫患者踝关节跖屈内翻模式、步态及步行能力的影响,寻找可以有效改善偏瘫患者踝关节异常模式,提高步行能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09年2月于中日友好医院物理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共41例,按开始进行康复治疗的顺序随机分成点揉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除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外,还给予阳辅穴强刺激点揉法以诱发踝关节背伸及外翻的动作;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以上治疗共6周,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45-55min/次,5次/周。治疗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主动踝背伸动作的情况,测量背伸角度、观察出现踝关节外翻动作的患者例数;治疗四周及六周后,在减重25%下使用Biodex步态分析仪对两组患者步行参数进行收集,使用Footscan步态测试分析系统对患者步行过程中第五跖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行测量,并使用步态评定表评价患者的步态情况;使用简化Fugl-Meyer评定下肢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2周后,点揉组主动踝关节背伸角度为11.43±6.35(P=0.042<0.05),明显优于对照组7.25±6.38;点揉组患者步行过程中患侧第五跖骨接触面积在治疗4周后测量为12.60±1.44,治疗6周后为11.02±0.81(P=0.000<0.001),对照组患者步行过程中患侧第五跖骨接触面积在治疗4周后测量为12.65±1.50,治疗6周后为12.32±1.42(p=0.037<0.05),相比之下点揉组第五跖骨接触面积在治疗前后变化更加明显,更趋近于健侧第五跖骨接触面积;点揉组FMA得分24.81±6.60(P<0.05),对照组为20.20±6.08;步态评分点揉组为12.38±3.20(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9.55±3.53。Bartel指数、步速、步长以及双足负重时间在两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阳辅穴强刺激点揉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有助于在脑卒中早期诱发偏瘫患者踝背屈及外翻运动,并能起到矫正偏瘫患者步态中异常踝关节跖屈内翻模式、提高下肢运动水平、改善步态的作用。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明显,为中西医结合偏瘫康复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