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是最重要的中国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观点和思想。它以其独具特色的文体阐发了一种关于个人修养和政府管理的整体中国观念。这些观念所涉及的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乃至立身处世之道等内容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历史上,《论语》的影响不仅限于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还传播至欧洲与北美。《论语》在西方的广泛影响有赖于语际翻译,尤其是英语翻译。迄今为止,《论语》的英译本已有近四十部,超过了任何其它的外语译本。对这些译本的研究,对我们如何在文化交流中传承和发展自身有着重大意义。不同译本从词汇的选择到风格的传递上必然有所不同。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差异是由译者的心理造成的。换言之,不同的译者心理对不同译本的最终呈现起决定作用。因此,对它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翻译本质的理解,同时也为我们的翻译实践带来启迪。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译者的心理研究已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传统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静止的过程,而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翻译是译者的心理因素发生重要作用的能动过程,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译者的理解和他们的翻译策略。认知心理学视角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运用比尔的翻译模型作为其理论基础,探索在翻译活动中译者的心理因素。选取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这两个译本都具有代表性,理雅各的译本长期被奉为权威之作,而辜鸿铭的译本是第一个由中国人翻译的译本,在西方读者中很受欢迎。本文将翻译过程分为理解阶段和决策阶段,分析这两个阶段中的译者心理,即译者的前结构和他们的翻译动机。前者是译者头脑中存储的知识,后者与译者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有很大联系。分析结果表明,辜鸿铭由于具有原语学习的优良环境及中国文化的深厚知识储备,在理解原文上更胜一筹。而辜鸿铭和理雅各各自的翻译动机,又造成他们的译文呈现不同的风格。辜鸿铭的风格自然、流畅,而理雅各的风格较为僵硬、呆板。然而,同样因为受到翻译动机的驱使,辜鸿铭在一些处理上太过简单,妨碍了原文本信息的有效传达,理雅各的译文则为意欲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人提供了详尽的资料。本文最后指出,原语为母语的译者在翻译中更具优势,特别是文化给理解带来的优势。在新时期中国译者更有责任努力充实自身,利用翻译这一途径来做好中国经典的对外传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