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功利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想道德的教育,加强教育的教学成果而忽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而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校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校园暴力对校园的危害与影响难以估量。暴力事件对学生与教师的身心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我国的校园暴力事件大部分属于校园内源发性暴力事件,多为师生矛盾或学生之间的矛盾或冲突引发的暴力犯罪,而且在校园暴力中,教师同样是校园暴力的被害人,对于教师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当前校园暴力的规模与程度不断加深,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因此有必要对当前校园暴力进行研究,研究校园暴力的形式与来源,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管理,从而确保校园暴力的预防管理。然而,当前对校园暴力的重视程度不足,尤其是长期忽视教师被害人问题。校园暴力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被害人是学生,然而作为校园暴力的经历者与见证者的教师,他们的心理以及生理同样会造成伤害。当前的研究成果将校园暴力归因于学生个体、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将校园暴力的内因与外因放在同等地位上进行讨论。但是当前的研究对于以教师为被害者的论述较少,忽视了教师作为被害人的相关调查研究。在相关的研究中,教师大多数是作为校园暴力的预防者与保护者,对于教师的被害人地位的研究相对缺乏,忽略了教师同样是暴力事件的见证者与被害人。因此在对校园暴力的研究中,除了对学生被害人进行研究以外,同样需要对教师被害人进行研究,从而丰富当前校园暴力的研究理论,为确保建立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做出贡献。国外对于校园暴力的研究较为深入,包括美国、日本等国家对于校园暴力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从19世纪末开始,世界各国已经开始关注校园暴力问题。在二战之后,校园暴力事件进一步增加,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西方国家对于校园暴力的研究较早,研究成果较多。美国对于校园暴力的研究起步较早,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针对日益严重的校园暴力进行大规模研究,而进入90年代之后,美国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构建学校、家庭以及社区的三级联防机制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欧洲的校园暴力研究较为深入,德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针对校园暴力进行研究,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研究。挪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校园暴力防治计划。日本针对校园暴力的防治较为全面,文部省从1982年开始每年都需要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数字统计。为了改善当前的校园暴力现状,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对于校园暴力的相关研究,对校园暴力的现状进行研究,从校园暴力的加害者、被害人等多方面角度分析校园暴力的影响因素,参考国外的校园暴力预防机制,对构建安全管理机制提出建议与意见。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对于校园暴力现状以及理论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于校园暴力进行概述,探讨校园暴力的特征与分类,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校园暴力的危害;第三部分对于校园暴力的现状以及引发因素进行分析,从校园管理、加害者以及被害者的角度探讨校园暴力增多的原因;第四部分提出校园暴力的处理与预防对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的校园暴力防治管理经验,对提高社会的重视程度、完善法律建设、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升教师的被害预防管理等多方面强化校园暴力管理及时,为校园的安全管理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