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画家梁楷在创作其水墨人物作品《泼墨仙人图》的过程中,成功的运用了“没骨”的水墨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画面墨色淋漓,笔笔酣畅,呈现出一种新颖而又独特的面貌。
梁楷的水墨“没骨”手法“离经叛道”,打破了早期“没骨”法的定义,促进了“没骨法”在水墨领域的发展,使“没骨法”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手法。探究梁楷的“没骨”手法产生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前人在粗笔泼墨绘画领域的影响、新的绘画工具的创制、文人画的兴起、南宋王朝的衰颓等外在原因对梁楷绘画风格的转变产生了巨大影响;而梁楷癫狂、自傲的个性,尚禅、散淡、自娱自乐的精神追求成为其没骨风格产生的内在因素。
梁楷没骨表现手法对后世“逸”格大泼墨写意风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在花鸟画领域。水墨没骨人物在梁楷之后沉寂了六百多年,直至清末任伯年才重现画坛,这直接造成了相关史料和画作实物的匮乏,而有关没骨人物画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收集、整理和图像的比较、分析,运用风格分析法来论证梁楷没骨人物画的风格特色,旨在对没骨人物画研究的空白作出有益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