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合并心律失常非常常见,以往临床医生常常将心律失常作为心力衰竭的一种结果,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很难确定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随着心脏电生理和导管消融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通过射频导管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根治心律失常之后,心脏结构和心功能障碍能得以完全或部分恢复,这让临床医生认识到心动过速可能是始因,而心力衰竭为继发性的,从而提出了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 TIC)的概念。TIC的诊断通常为回顾性、排除性诊断,需要在不合并其他已知的病因、并且在心律失常终止之后左室功能得以恢复的情况下方可做出诊断。尽管心肌病的发现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人们对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了解较少。目前对TIC的了解大多来自动物实验,通过持续的快速心房或心室起搏1-2个月,引起心力衰竭,继而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动物实验结果发现在快速起搏的最初24小时血流动力学已经出现异常。在快速起搏终止后,尽管少部分动物模型的射血分数(EF)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且收缩功能异常可能持续存在,但是大多数实验动物的心内充盈压、心输出量及体循环血管阻力能恢复正常。在人类,TIC真正的发病率尚不清楚,因为大部分文献报道为小样本的回顾性分析或者仅仅包含数例患者的病例报道。另外,发病率的估测也受TIC为排除性诊断这一特点的影响,所以临床上TIC发生率可能远远被低估。TIC的病因种类繁多,包括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及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尽管“纯”TIC的定义强调了不能合并其他已知的结构性心脏病,但是,在合并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并不能完全排除TIC诊断。TIC的治疗包括药物、RFCA和外科手术,经过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左室内径明显减小,左室功能大多数可完全恢复正常或者获得显著改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是通过控制心室率和/或心律来改善左室结构和功能,但是心动过速的再发及心衰复发等不良结局仍常有发生。而外科手术消融创伤性大,并且术后并发症较多,故大多数医疗中心不再常规采取这种治疗手段。RFCA创伤小,恢复快,根治疗效好,目前已经成为TIC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有研究报道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小部分患者左室EF在术后1个月甚至在术后1周内就可获得明显改善,而绝大多数患者在术后3-6个月心功能可以恢复正常,尽管如此,代表左室结构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和/或左室收缩末内径或左室容积指数的测值仍较正常人高,说明术后TIC患者仍持续存在负性重构问题。有报道称既往有TIC病史的患者如果再发心动过速可能会导致心衰再发,并且与之前相比较,该过程发生发展得更快且更为严重,提示尽管通过治疗左室EF恢复正常,但心室结构异常仍然存在,为心衰的再发提供了发生基础。有关TIC发生猝死的报道较少,尤其在RFCA术后发生率更低,这部分患者在心脏结构和功能均已恢复正常并且未再发心衰或心动过速的情况下发生猝死,考虑可能与其治疗之前的LVEF较低、心力衰竭NYHA分级较高等因素有关,但具体原因尚不明确。另外,临床上除了“纯”TIC外,很多“不纯”TIC即同时合并其他结构性心脏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的患者也很多见,多因素相互影响造成这些患者在诊断及治疗上出现困难。因此,临床认为在不同患者及不同因素作用下TIC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是不可预测的。到目前为止,尚无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大规模的系统临床研究,因此,对心肌恢复的预测因素及心肌恢复所需要的时间等尚缺乏了解。本研究旨在针对TI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RFCA对TIC的治疗效果、影响因素、预后及恶性临床结局等进行回顾及meta分析,主要针对左室收缩功能及心室重构逆转这两个主要的心肌恢复参数进行分析,以寻求影响TIC患者心肌恢复的不同因素。研究目的:本研究检索现有的关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RFCA治疗的临床试验,对其进行整合并进行系统回顾及meta分析,总结TIC的发病率、发病年龄、性别差异、心动过速及TIC的再发以及猝死发生率;并比较RFCA术前和术后TIC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以及左室重构的逆转情况,比较RFCA对不同病因所致TIC的心功能改善程度、分析术前心功能对RFCA术后心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根据随访时间长短分析患者心功能恢复的时间变化趋势,从而寻求影响TIC患者心肌恢复的不同因素。研究方法:1.运用计算机系统全面检索MEDLINE、EMBASE 及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catheter ablation) AND ((tachycardia-mediated cardiomyopathy) OR (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 OR tachycardiomyopathy OR(tachycardia-induced myopathy) OR (tachycardia AND cardiomyopathy)) 。检索时间截止至2015年6月1日。2.根据预先设定的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纳入标准包括:(1)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分析;(2)RFCA术后随访时间不少于3个月;(3)研究对象为RFCA前后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4)文献中样本数≥6例;(5)文献中提供了RFCA术前及术后左室内径及功能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原始数据;(6)英文文献。3.对文献进行筛选及质量评估。对文献中研究的设计特征、研究人群的基本特点、TIC患者RFCA前后左室功能和/或结构等进行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软件,按照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并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定量合成分析、敏感性分析。效量用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WMD)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来表示,应用统计量Q值、P值(卡方检验)以及I2检验等方法对入选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按照研究变量(术后随访时间长短、心动过速的不同类型、R FCA术前不同程度心功能障碍)进行不同亚组分析以探索可能的异质性来源。采用漏斗图行发表偏倚的识别和评估。研究结果:1.最终有15项研究(428例TIC患者)纳入本研究,75% (n=321)患者为男性。诊断TIC时平均年龄为47.84岁。其中6个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导致的TIC,5个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室性心动过速导致的TIC,4个研究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也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占63.8% (n=273),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占36.2% (n=155)。其中,有1项研究混合了“纯”和“不纯"TIC患者,由于这些“不纯”患者合并并不严重的高血压和冠心病,对心功能影响较小,故也纳入我们的meta分析。平均术后随访时间在3-72个月。5.1% (n=22)患者在最后一次RFCA治疗后出现心律失常再发。而TIC的术后再发生率为0.99% (n=3),死亡率2.3%(n=7),其中14.3% (n=1)死亡原因直接与心脏并发症有关。2.Meta分析结果(1)与RFCA术前相比较,术后TIC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及负性重构均获得明显改善。术后代表左室负性重构的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明显减小(WMD -4.82cm,95% CI,-7.98 to -1.66, P=0.004);代表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WMD 19.62%,95%CI,17.20 to 22.03,P<0.00001)。RFCA治疗后TIC患者的心率明显降低(WMD -55.51bpm,95%CI,-92.14 to -18.87, P<0.00001)。(2)通过亚组分析发现室上性心动过速(WMD 17.81%;95% CI,13.89 to21.73)与室性心动过速(VMD 17.88%; 95% CI,13.51 to 22.25) TIC患者术后左室收缩功能改善程度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WMD 17.85%;95% CI,15.08 to20.62, P=0.98);术前LVEF≤35% (WMD 23.13%; 95% CI,20.28 to 25.98)与LVEF>35%(WMD 17.04%; 95% CI,14.21 to 19.87)患者相比较,术后心功能改善程度更明高(WMD 18.68%;95% CI,16.02 to 21.33,P=0.003);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和>6个月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WMD 18.68%;95% CI, 16.02 to 24.43,P=0.29).结论及意义:1.TIC患者中以男性患者居多,并且在TIC病因分类中室上性心动过速较室性心动过速更为常见。2.室上性与室性心动过速所致的TIC患者在RFCA术后心功能恢复程度相似。3.TIC患者在RFCA术后左室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改善,术前心功能越差,术后心功能改善程度越显著。4.在RFCA术后6个月以内,绝大多数TIC患者心功能可恢复正常或者获得最大程度上的改善。5.RFCA术后小部分TIC患者尽管左室功能已恢复正常,仍有再发心衰或发生猝死的风险,对这部分患者可能有必要进行长期的药物治疗以改善心室重构,从而减少不良临床结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