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原发性肝癌2015年的发病率处于所有癌症第六位,病死率高居第四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死亡率已有所下降。然而,肝癌患者人数仍然众多,有必要继续提高我国的肝癌诊治技术。肝细胞性肝癌占到了原发性肝癌中的最大部分,目前肝细胞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是目前效果仍然不够理想。近年来兴起的分子靶向治疗推动了包括乳腺癌和肺癌在内的一些恶性肿瘤治疗的进步,然而目前肝细胞性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仍没有太大进展。因此,针对肝细胞性肝癌的分子病理特征和治疗靶点的研究至关重要。KCTD11在人类成神经管细胞瘤中发挥着抑癌功能,目前还缺少针对KCTD1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功能与机制的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研究KCTD11在肝细胞性肝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KCTD11的差异表达与肝癌患者一系列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KCTD11表达在患者长期预后判断中的作用,从而验证KCTD1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作为肿瘤分子标记物的潜在价值。本研究还通过一系列细胞功能学实验与动物实验来探索KCTD1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作用,并通过表达谱芯片分析潜在的受KCTD11调控的基因、信号通路与生物学过程,从而明确KCTD11在肝细胞性肝癌形成与发展中的功能与相应机制。方法:1.通过RT-PCR检测KCTD11在肝细胞性肝癌的病理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这些标本中KCTD11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比较这两种组织中KCTD11的表达差异。2.取其中20例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以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检测其中KCTD11所在染色体位置中杂合性缺失的发生情况。3.分析51例HCC组织中KCTD11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长期预后之间的相关性。4.检测KCTD11在肝癌细胞株以及肝脏正常细胞株QSG-7701中的mRNA以及蛋白质表达水平。5.分别在HCCLM3和Huh7细胞株中构建KCTD11外源性过表达和干扰的慢病毒稳定转染细胞株,通过体外的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EDU实验、周期实验以及体内的动物皮下成瘤实验,来研究KCTD11在HCC细胞体外增殖与体内成瘤中的功能,通过western blot探索KCTD11影响HCC细胞增殖的机制。6.通过表达谱芯片检测以及后续的Gene Ontology(GO)分析,探索受KCTD11调控的基因、信号通路与生物学进程。通过细胞黏附实验和免疫共沉淀等方法研究KCTD11调控HCC细胞黏附的功能与机制。7.通过侵袭实验、迁移实验和肝脏原位成瘤实验肺转移模型的构建来研究KCTD11对HCC迁移侵袭能力和远处转移能力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探索其相应机制。8.通过western blot探索KCTD11在HCC中对Hippo通路的调控作用以及影响p21表达的多重机制。结果:1.在HCC组织中,KCTD11的mRNA表达与蛋白质表达均低于癌旁组织。2.KCTD11基因杂合性缺失是引起KCTD1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失调的主要原因之一。3.HCC组织中KCTD11的不同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肿瘤大小、远处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指标无显著相关性。但是,KCTD11的低表达提示了肝癌患者的不良预后。4.KCTD11在肝癌细胞株中的蛋白表达要低于正常肝细胞,并且在高侵袭性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要低于低侵袭性肝癌细胞株。5.KCTD11通过促进p21蛋白的表达来抑制HCC细胞体外增殖与体内成瘤。6.KCTD11通过减少CTGF和CLDN1的表达来抑制HCC细胞黏附,CTGF与COL3A1之间存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在HCC中敲低CTGF的表达可促进COL3A1的表达。7.KCTD11通过调控MMP蛋白和EMT相关蛋白来抑制HCC迁移侵袭能力和远处转移能力;8.KCTD11在HCC中可激活Hippo通路,并能通过稳定p53蛋白表达或激活MST1/GSK3β/p21信号这两种方式来促进p21的表达。结论:1.KCTD11在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组织中低表达,杂合性缺失是引起KCTD11低表达的原因之一,KCTD11的低表达提示患者具有不良的长期预后;2.KCTD1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通过激活Hippo通路,并促进p21蛋白表达,从而在体外抑制H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细胞黏附等功能,并在体内抑制HCC肿瘤生长与远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