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语言行为,言语修正机制反映的是在本能驱使下,说话者对自身言语产出的修正。这种修正机制不仅广泛存在于自主语言产出中,更被同传译员运用于同传译语产出中。自主语言产出作为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重点,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过程中出现的言语修正现象进行研究。尽管如此,由于针对同传的研究起步较晚和研究兴趣的缺乏,同传译语产出中的修正现象甚少受到学者的关注。 鉴于此,本论文通过借鉴心理语言学领域既有的研究成果,对自主语言产出和同传译语产出的过程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比较,旨在挖掘同传译语中言语修正机制背后的动因,从而对同传中特殊的言语修正加以总结。 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为引言,最后一章为结论。 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构架和研究目的。 第二章旨在构建基础理论框架,以Levelt言语产出模型和Moser的同传过程模型为主要依据,通过对自主语言产出和同传译语产出的相似点和相异处进行探讨,得出了两者虽然在交际功能和生成过程中有诸多相似,但同传因其特殊性,仍然需要跟自主语言产出区别开来的结论。 第三章对Levelt提出的自主语言产出中言语修正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了言语修正背后的各种动因,以及显性修正和隐性修正的概念和子范畴。 第四章分别针对自主语言产出和同传译语产出的异同提出了两套适用于同传的言语修正机制。其中同传中特有的言语修正诸如原语/译语诱发的修正、原语失误引发的修正等被首次提出。 第五章通过分析单个案例和对案例中出现的同传译语修正进行统计,进一步验证了两套同传言语修正机制的可行性以及各自存在的缺陷。同时,列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就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了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学者就同传译语产出中的修正现象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