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石墨炔(GDY)是一种新型碳的同素异形体,具有高度共轭的骨架结构和丰富的炔键结构,在催化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2018年,Wang等通过周环反应将一种新形式的氮(sp-N)原子引入到GDY中的确定位置。在碱性环境中,sp-N掺杂的GDY的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性能接近商业Pt/C,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然而在这项工作中,实验的中间产物以及反应过程一直是“盲盒”,如果能够通过设计化学反应得到高品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炔(GDY)是一种新型碳的同素异形体,具有高度共轭的骨架结构和丰富的炔键结构,在催化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2018年,Wang等通过周环反应将一种新形式的氮(sp-N)原子引入到GDY中的确定位置。在碱性环境中,sp-N掺杂的GDY的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性能接近商业Pt/C,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然而在这项工作中,实验的中间产物以及反应过程一直是“盲盒”,如果能够通过设计化学反应得到高品质的中间产物,将为理解其反应机理,获得高纯度sp-N掺杂的石墨炔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基于此,通过对Click反应的理解,利用对叠氮苯甲酸与GDY的sp-C反应,在炔键位点对石墨炔进行精确修饰。并通过负载和掺杂的方式研究了相应产物的析氢反应和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性能。通过第一步的Click实验发现,GDY与对叠氮苯甲酸之间可以发生Click反应。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发现Click反应后产物平均增厚1.1 nm,意味着有反应发生;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面扫分析可知Click后的样品含有N元素,且分布均匀,意味着含N官能团的成功接枝;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发现Click产物中含有新的C-N键,初步验证了三唑环的存在;通过同步辐射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合进一步证明了产物中存在三唑环;然后通过设计荧光标记羧基官能团和模拟端炔和内炔的实验辅助验证了Click能够同时在端炔和内炔上发生;同时通过实验确定了该Click反应最优的反应条件为80℃下利用Cu I催化36 h;最后将Click产物负载Pt纳米颗粒,通过TEM分析发现负载的Pt纳米颗粒分布均一,并将产物制成电极初步测试了其电催化析氢性能,在碱性环境中,负载Pt纳米颗粒的Click产物的电催化析氢性能相较于石墨炔和未负载Pt纳米颗粒的Click产物提升明显。通过第二步高温周环实验发现,Click产物在高温下煅烧可以生成sp-N掺杂的石墨炔。通过热重-质谱-红外联用研究了高温煅烧时的周环反应过程,发现Click产物在550-800℃时脱去五元环上C-N=N+片段,周环反应发生;通过同步辐射光谱和XPS光谱结合验证了sp-N在石墨炔中的存在,且占所有氮掺杂形式比例约为11.4%;并将产物制成电极初步测试了其电催化氧还原性能,在碱性环境中,sp-N掺杂石墨炔的极限电流密度(约4.85 m A cm-2),远高于GDY(约0.95 m A cm-2)。sp-N掺杂后的石墨炔的催化性能提升明显。
其他文献
中国风元素在北京冬奥会大放异彩,中国风与冰雪运动的跨界创新混搭,孕育出令人叫绝的创意融媒体产品,出圈的报道、创新的表达,也更加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postinfarction 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PIVSR)患者药物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介入封堵术治疗三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特征及随访结果,以指导PIVSR患者的治疗。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就诊并确诊为PIVSR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药物治疗组46例、介入封堵术组
可可脂是生产巧克力和部分化妆品的原料,是从可可豆中提取获得的。近年来,可可脂需求增加;但可可树是热带植物,种植面积有限,导致可可脂供应短缺,价格上涨,急需寻找其他的可可脂来源。可可脂主要由16碳和18碳脂肪酸组成,且以1,3-二棕榈酰基-2-油酰基甘油(POP,C16:0–C18:1–C16:0),1-棕榈酰基-3-硬脂酰基-2-油酰基甘油(POS,C16:0–C18:1–C18:0)和1,3-二
产品创新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概念设计是产品实现创新的关键步骤。TRIZ是一种能够引导人们进行发明创新、解决工程问题的系统化方法论,科学效应知识库作为TRIZ中重要的创新资源,在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科学效应知识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效应的知识表达上,对于科学效应知识图谱的相关研究比较少,本文对科学效应知识图谱的构建过程进行了探索,用知识图谱的方式构
超级电容器以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它的低能量密度不能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为了提高其能量密度,人们在电极材料的选择、设计以及构造非对称器件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过渡金属磷酸盐(TMP)具有丰富的氧化还原价态、较好的稳定性和高理论电容等优势,被认为是提高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的潜力型材料,但这类材料以扩散控制为主的电化学行为导致其倍率性能和功率密度较差。通过减小电极材料的尺寸、与导
背景和目的免疫性肾病是一组慢性肾小球疾病的总称,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 A)肾病为免疫性肾病的三种类型,均与免疫性肾损害有关,此类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危害严重,可演变为尿毒症,有死亡风险。明确免疫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近年来,由于耐药菌的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同时,微生物感染也始终是医疗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研发高效、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新型抗菌材料迫在眉睫。二维Ti3C2Tx具有比表面积高、光动力性能强、生物毒性低等优势,在抗菌材料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块状Ti3Al C2为原料,采用氢氟酸(hydrofluoric acid,HF)刻蚀、超声剥离、表面改性的方式制得了在水溶液中可稳定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简称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內异症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盆腔是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全球有5%~10%的女性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其中有20%~30%的患有不孕症。内异症可从卵泡发育、排卵、受精卵发育、运输、着床等妊娠的各个环节对正常妊娠造成干扰,从而导致不孕。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的发病机制对改善內异症患
纤维增强聚合物(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具有质轻、高强和抗腐蚀性能好等优点,是替代钢筋用于混凝土结构的一种新型材料。目前,针对FRP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拉伸性能上,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混杂作为增强相,通过产生分级断裂来解决FRP筋的脆性断裂问题,实现其在拉伸状态下类似钢筋的塑性破坏过程。实际上,FRP筋在混凝土构件中可能同时处于拉伸、压缩、剪切和弯曲应力的耦合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