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东巧-申扎地区阿普特期岩浆活动与成矿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25万区调、1/5万区调/矿调、相关科研报告、公开发表论文、学位论文及导师团队近二十年积淀的研究区年代学和岩石化学资料,在对研究区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年代学、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法手段,对东巧-申扎地区岩浆活动做出综合分析,得出如下基本认识:  1、此次获得的班戈地区、雄梅-舍索地区的中酸性侵入岩年龄分别123±1Ma、114±08Ma和113.49±0.87Ma,形成于阿普特期。阿普特期岩浆岩主要为钙碱性-高钾钙碱性些列、I-S型花岗岩类。  2、研究区内,阿普特期岩浆活动最为活跃,出露大面积的中酸性岩浆岩,在结合前人成果资料及本次研究成果的基本上,系统的厘定了西藏东巧-申扎地区阿普特期岩浆岩分布,侵入岩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一线,而西北和东南地区几乎没有分布,岩体年龄集中在124-113Ma之间。而阿普特期火山岩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侧,位置相对集中,多存在于多尼组当中,年龄变化范围小,在116-113Ma之间。  3、对此次研究的岩体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数据进行投图,得出采集的二期岩体样品均落在对应的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范围,与野外定名一致,均属于亚碱性岩石系列,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结合前人资料,阿普特期所有花岗岩样品中均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等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P、Ta、Ti等元素,岩浆结晶之前的演化过程中发生少量斜长石结晶残留。而花岗闪长岩中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作用较明显,岩浆结晶之前的演化过程中未发生或存在少量斜长石结晶残留。  4、结合此次研究及前人资料,研究区北部出露同碰撞岩浆岩,南部则出露大面积弧环境岩浆岩。通过研究初步判定阿普特期东巧-申扎地区正处于北部班-怒洋的闭合碰撞阶段,南侧冈底斯陆块向北俯冲的阶段,并绘制构造模式示意图。  5、在资源潜力分析基本思路的指导下,结合典型矿床、矿化显示以及方法异常信息,初步圈定了2个成矿远景区,分别为:雄梅-舍索A级远景区、恐弄拉C级景区。
其他文献
中非剪切带位于非洲中部,是非洲刚果克拉通与努比亚克拉通之间的泛非活动带,是一个巨型的岩石圈断裂带。世界上单位面积油气储量最丰富的盆地往往与断裂剪切平移运动有密切的
盐源地区的峨眉山玄武岩广泛分布,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盐源峨眉山玄武岩组岩体进行了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对区内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并收
本文通过大量铸体薄片观察、鉴定、统计以及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确定了子洲-清涧气区上古生界砂岩中成岩作用特征及砂岩中自生矿物主要类型以及自生矿物的含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