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代医案对眩晕病用药规律的聚类分析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opm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系统整理使用中药治疗眩晕病的古代医案,对其处方用药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总结用药规律及辨治经验,为今后治疗眩晕病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依据,为医者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资料与方法:以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华医典》第五版[1]为主,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的现存中医古籍为辅,并配合手工查阅方式,筛选与本研究有关的医案,收集医案出处、患者的姓名、用药等信息并录入Excel表中,统计出用药频数及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并将结果转换成可分析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根据文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查和收集,共纳入105例处方,得到137味药,用药总频次为938次。用药频数≥3次的中药有77味,占总频数的91.36%,是本研究的常用药物。半夏、陈皮、茯苓、白芍、天麻等前9味药使用频数≥20次,为核心药物。2.常用药物以寒性药(321次)为主,占药物总频数的37.46%,其余为温性(33.72%)、凉(23.47%)、平(22.87%)、热(0.58%)。药味以甘味药频次最高(47次),占35.61%,其次为苦、辛,咸、酸、涩、淡较少。3.归经最多的为脾经,其余依次为肝经、肺经、心经、肾经、胃经、胆经、膀胱经等。4.使用频数前七类药依次为补虚药、平肝息风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占药类总频次的88.21%。5.将28味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9个常用药对,5个聚类方组。结论:1.本研究中古代医家在治疗眩晕病时以甘味药为主,寒热并用,体现了其用药平和、以和为贵的思想。2.古代医家认为本研究中眩晕病的主要病变脏腑是肝、脾,治疗时注重顾护脾胃兼调理肝脏,同时肺、心、肾等多脏腑共调。3.古代医家认为本研究中眩晕病的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治疗时应以调节肝肾阴阳、补益气血为主,针对风、火、痰、湿等病理因素辨证泻实。
其他文献
目的:克隆人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以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的m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得到人ODF的编码区cDNA,克隆至栽体pUCl9中,酶切鉴定后进行序列分析
目的:观察通络防栓汤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术后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通络防栓汤,比
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标准的提高和园林绿化理念的转变,树木作为城市绿化系统的网络和骨架,成为系统连续性的主要构成因素,直观反映城市风貌的作用极其突出,在防风固沙、保土
目的:观察镇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给予镇痛汤加减治疗,治疗3个月。结果:治愈29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结论:镇痛汤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急救中早期控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行常规
根据东北东部山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土壤肥力和水热同季的林地生产力等因素和森林在这一地区的重要作用,用层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chy Process),进行了生态公益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实施剖宫产968例.产妇年龄22~43岁,妊娠36+4~42+3周,初产妇738例,经产妇230例.
目的:探讨钬激光治疗输尿管、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322例输尿管、膀胱结石腔内钬激光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膀胱结石一次性碎石成功,311例输尿管结石,单次碎石率为97
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树立文化自信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文章结合实例,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文化为视角,从弘扬先进文化、传统文化、网络文化、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