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胆石症是常见病与多发病,并且在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进步,饮食的结构与习惯发生的变化,胆石症的发病率逐渐在升高。且有国外文献的报道称,伴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占胆囊结石患者中的9.2%~33.0%,且此病常引起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胆石性胰腺炎、甚至导致休克死亡。选用何种对胆道解剖结构影响最小,效果最佳,副作用较小的手术治疗方式,现已经成为肝胆外科医生的热门难题。并且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与微创外科技术水平的持续发展与提高,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涌现出许多的手术方式。因此,为寻求更合理的手术方案,评估对比在大多数医疗中心运用的ERCP/EST+LC与LC+LCBDE+PS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有着积极的意义。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CP/EST)+腹腔镜胆囊切除(L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LC)+胆总管探查(LCBDE)+一期缝合(PS)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的优缺点与适应症,以在两种不同微创治疗方式下寻求更合理的手术方案。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一科自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道结石手术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其中A组为ERCP/EST+LC组,B组为LC+LCBDE-PS组,对比2组病例的术中: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残余结石率、相关胆道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差异,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情况:2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情况:2组的术后残余结石率统计学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首次术后的住院天数、相关胆道术后并发症种类、住院费用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ERCP/EST+LC与LC+LCBDE+PS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上,是安全、有效、可行的。2、当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术前影像学检查证实无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直径大于0.8cm,术中取净结石,胆总管下端畅通无阻,无明显炎症时,LC+LCBDE+PS是首选的治疗方法。3、当患者体质差、高龄、伴有重要脏器疾病,特别是在有化脓性胆管炎的高风险患者,ERCP/EST+LC是首选治疗方法。4、一期缝合的实行,需要十二指肠镜技术的保驾护航与术者娴熟的腹腔镜下胆道缝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