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DCD肝移植供者和受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DCD供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对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肝功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为DCD肝移植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6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所行73例DCD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包括指标如下:供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供者原发病、供体ICU入住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供体捐献前血生化指标(AST、ALT、TB、CR、ALB、血钠)、供肝资料(脂肪变程度、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肝移植手术时间、肝移植术中失血量、受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受者原发病、MELD评分)受者术前血生化指标(AST、ALT、TB、PT、INR、CR)、受者术后血生化指标(术后当天术后及1、3、7天的AST、ALT、TB、CR,术后1天的PT、INR)、受者术后PEGF及PNF发生情况。依据供者器官捐献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情况,将73例病历资料分为大剂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组(大剂量用药组)、小剂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组(小剂量用药组)及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组(未用药组)。应用SPSS Statistics 23.0软件,对3组的计量资料,先做Kolmogorov-Smimov正态性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不满足正态分布,则用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在捐献前的维护期间,73例供者有15例(20.5%)没有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有58例(79.5%)使用了血管活性药物,药物为多巴胺联合或不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大剂量用药组有33例,小剂量用药组有25例。2、肝移植术后生化指标的组间比较。术后当天AST值和术后当天ALT值在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01、0.007。(1)术后当天的AST值:大剂量用药组为1467.0(1001.0,2070.0),小剂量用药组为880.0(492.0,1076.0),未用药组为1007.0(750.6,1178.0)。大剂量用药组比未用药组高460(250.4,892.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大剂量用药组比小剂量用药组高587(509,994),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小剂量用药组与未用药组,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7)。(2)术后当天的ALT值:大剂量用药组为783.0(502.0,1072.5),小剂量用药组为347.0(261.3,785.0),未用药组为514.0(343.2,738.0)。大剂量用药组比未用药组高269.0(158.8,334.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大剂量用药组比小剂量用药组高436.0(240.7,287.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小剂量用药组与未用药组,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3、肝移植术后PEGF及PNF发生情况。73例中有1例诊断为原发性肝脏无功能(PNF),于术后第7日死亡,该例属于大剂量用药组。73例中有22例满足早期移植肝功能不良(PEGF)的诊断,占30.1%。PEGF发生率大剂量用药组为48.5%,小剂量用药组为20.0%,未用药组为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两比较,大剂量用药组比未用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大剂量用药组比小剂量用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小剂量用药组与未用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3)。结论:1、DCD供者器官维护期间大剂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肝移植受者术后当天肝功指标差,PEGF发生率高,有发生PNF可能。此类供肝选择应该多方面考虑谨慎选用。2、DCD供者器官维护期间小剂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肝移植受者术后肝功指标及PEGF、PNF发生率与未用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类供肝选择可以考虑其他因素后安全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