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晶莹之地”——从拉康理论的角度解读《微暗的火》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俄裔美国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洛丽塔》、《微暗的火》、《阿达》、《普宁》等都是一篇一咏的佳作。《微暗的火》是纳博科夫所有作品中设计布局最为精巧,结构最为奇特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由前言、一首999行以英雄双韵体形式写成的长诗、评注、以及索引四部分组成。纳博科夫在文体风格上别具一格,把诗歌和散文体混合、诗歌和文学批评学术性文体结合,达到独特的叙述效果。 雅克·拉康(1901~1981)是二十世纪对西方批评界影响最深远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他借助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探索语言和无意识的关系,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重新阐释,形成了独特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拉康十分注重语言的中介作用,运用语言学和符号学来解释精神分析理论,尤其是借助索绪尔的“能指”和“所指”概念,来阐释无意识的产生。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通过“压缩”和“移位”来表现的;拉康借助雅格布森的语言学理论,他认为无意识的表达过程与隐喻和转喻的修辞过程是相似的。此外,拉康还强调无意识不存在于我们个体本身,而是在个体之外,人类社会之中,是他者的话语。拉康对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也做了重新的阐释,认为“自我”是在与另一个完整的对象的认同过程中构成的。拉康认为人的主体性是分裂的,个体不能建构完整的“自我”。 已有的国内外研究主要讨论小说独特的叙事技巧、后现代主义特征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着手,以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对美国后现代小说家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这部小说中的人物金波特和谢德的无意识和寻找“自我”的过程作了详细的分析,挖掘人物心灵深处的“晶莹之地”。文章通过分析揭示了纳博科夫对于现代人自我身份迷失这一主题的认同,又展现了作者对此独特的见解和不落窠臼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金波特和谢德的对比,论文得出以下两个结论:其一,人们在整个文化、社会的“象征域”中,都在不断地寻求自我、认同自我,但是自我主体只是“他者”的话语,主体注定要被边缘化。正如金波特的遭遇一样,自我的建立实质上只不过是个幻影,根本不存在理想统一的自我。其二,纳博科夫不仅通过《微暗的火》呈现出现代人身份迷失和异化这一普遍真理,而且他还试图探索让现代人走出迷失的自我的方法。虽然谢德和金波特一样曾经生活在迷失的自我之中,但是通过诗人谢德最后的感悟,作者纳博科夫试图探索出减轻“自我”边缘化所产生的痛苦的方式——现代人即使明白到自我的非中心化,意识到分裂的自我,无法理解生死的神秘性,仍然借助身边的人和物,如书中提到的他者和艺术,使自我得到升华。谢德的感悟即是作者纳博科夫眼中那“微暗”的希望之光。
其他文献
如果我们相信股市真的正在重演美国“黄金十年”的历史并想成功分享其成果的话,就应该遵循几个在美国市场行之有效的简单投资法则。徐春/文  当决定在这一期的专栏里写关于股票投资的内容时,我的心里实在没谱。一方面,那些国内证券及基金行业的朋友们在喋喋不休地告诫我投资界的海归们是如何地因不了解中国的国情而业绩平平,因此根本就不具备资格对国内投资者宣扬所谓的理性投资理念,云云;另一方面,我的一些海归朋友(包括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适应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在国外,跨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提出跨文化适应的模型以及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