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MUC16是一种大分子量细胞表面糖蛋白,其在人正常气道上皮中有表达,主要由杯状细胞和粘膜下腺粘液细胞分泌。目前,人们对MUC16在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调控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MUC16在肿瘤中均是过表达,但其在鼻咽癌中的作用尚不清楚。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腔上、外侧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耳鼻喉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鼻咽癌在西方发病率较低,但在东南亚地区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中国广州。在鼻咽癌的组织类型中,非角化亚型占95%以上,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EB病毒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病毒,影响到全世界大约95%的人口。在正常情况下,EB病毒是一种潜伏感染。当鼻咽上皮细胞癌变时,肿瘤细胞中检测到病毒,表明EB病毒感染是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但其与EB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MUC16在鼻咽癌中的作用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方法收集了来自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的40例鼻咽癌标本和30例正常的鼻咽部组织标本,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2例新鲜的鼻咽癌组织(Q34和Q36)和4例新鲜的正常鼻咽组织(Q1、Q3、Q5和q6)进行q RT-PCR。2例新鲜的鼻咽癌组织(Q34和Q36)和新鲜正常鼻咽组织(Q3、Q5和Q6)进行Western印迹。3株鼻咽癌细胞系(C666为EB病毒阳性细胞株,CNE为EB病毒阴性细胞株)和6株胃癌细胞系(GT38、GT39和SUN719为EB病毒阳性细胞系,AGS、BGC-823和SGC-7901为EB病毒阴性细胞系)用于分析MUC16与EB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应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对细胞株和肿瘤标本进行分析,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评价MUC16的临床意义。结果与正常的鼻咽部组织(Q3、Q5和q6)相比,鼻咽癌组织(Q34和Q36)的MUC16表达下调,提示MUC16在m RNA和蛋白水平上均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0.05)。此外,实验结果表明,EB病毒阳性的鼻咽癌细胞系(C666)与EB病毒阴性的鼻咽癌细胞系(HONE,CNE)、EB病毒阳性的胃癌细胞系(GT38、GT39和SUN719)与EB病毒阴性的胃癌细胞系(AGS、BGC-823和SGC-7901)相比,MUC16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MUC16位于正常的鼻咽部上皮纤毛细胞根尖膜上,并且在正常的鼻咽部上皮与鼻咽癌标本的比较中,MUC16的免疫组化得分差异有显着性(P<0.05)。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认为MUC16的低表达可能与EBV感染有关。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MUC16的表达下调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EB病毒感染可能导致MUC16 m RNA和蛋白水平的下调。因此,MUC16可能参与鼻咽癌的发生,并可能通过EBV感染促进鼻咽癌的发生,但MUC16与鼻咽癌、MUC16和EB病毒之间的具体机制和调控途径尚不清楚。MUC16在未来可能会作为鼻咽癌的一种肿瘤标志物而用于鼻咽癌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