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羡词派理论与创作研究
【摘 要】
:
词,最初被视为“诗余”“艳科”,始自晚唐五代,除发展到两宋时期出现过一个极为灿烂的黄金时期外,一度日渐衰落,到元明两代词风趋入萎靡,然清代复振颓起衰,出现词的“中兴”,正如严迪昌在《清词史》中所说“作为中国古典抒情诗体之一的词,以其波澜涟漪而又璀璨绚丽的流变历程,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无可置疑的重要地位”。阳羡词派作为清初重要词派在清词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康熙初年,以陈维崧为宗主的阳羡词派异军突起,一
【机 构】
:
山东师范大学
【出 处】
:
山东师范大学
【发表日期】
:
2019年09期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社会历史原因,香港一直处于多重意义上的边缘境地。成长于后殖民岛屿的女性作家施叔青,则是“边缘的边缘”,其作品“香港三部曲”对香港百年历史的寓言式书
本研究运用语言学、社会学、教育学以及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城市朝鲜族中小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为研究课题,在文献借鉴及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城市朝鲜族中小学生的语言能
建国以来至“文革”前十七年间的戏剧发展历史被称为“十七年”戏剧,是中国戏剧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代表着中国戏剧由“传统戏剧”到“现代戏剧”的一个阶段性转折。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