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呼吸道反复塌陷、阻塞造成的周期性缺氧会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包括导致心血管系统的严重疾病。近年国外研究发现,当由站或坐姿改变为卧姿时,人体下部肢体的液体会向头颈部迁移,引起呼吸道截面变窄,从而可能会加重睡眠状态下上气道阻塞的倾向。对于流体迁移这一问题,目前除了香港研究人员所做的一项研究,国内尚未见到其它与此相关的研究工作发表。在国外研究中,通常利用抗休克裤对腿部施加压力迫使流体向颈部迁移,以及使用咽声反射仪测量上气道截面积。这些方法存在一些明显弱点。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探究体位改变导致的流体向头颈部迁移对上气道形态及呼吸功能的影响。为达此目的,我们提出将磁共振三维容积成像方法应用到流体迁移研究中,并在研究方案中采用了一种自然流动的方式来实现流体自下肢向头颈部的迁移。在现有实验中,研究人员观察到了流体自下肢向头颈部迁移时可以引起颈围增加。但有一个没被注意到,而又必须要理清的重要问题是,对于不同个体来说,流体迁移导致颈围的增加是否总是伴随着气道截面积的显著减小,或反过来,是否气道截面的减小总是伴随着颈围的明显增加。这个问题在临床上至为重要,因为它涉及到是否可以根据患者体位改变后颈围的变化来评估流体迁移对其气道形态与呼吸功能影响的程度。对此我们提出了一个有关颈围与气道截面积变化不具有较强相关性的假设。为验证假设,我们使用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SPGR)容积扫描方式对50例健康受试者(男性30名,女性20名)头颈部自鼻腔顶部至喉结处进行四种状态下的横断面磁共振成像,即平卧参考状态,将双腿抬起大于50o角并分别持续1分钟和8分钟之后的流体重新分布状态,以及回复到双腿放下的平卧状态。我们对图像有关组织进行边界分割,从选定横断面的图像上提取四种状态下上气道截面和颈围边界的坐标,进而计算气道横截面积以及颈围周长。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流体重新分布引起的上气道截面积及颈围尺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数据表明,与通常想象的不同,流体迁移引起颈围明显增加时,并不一定伴随着气道截面积的显著下降,反之亦然。除了获得的重要结果,本研究提出的使用磁共振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容积扫描来研究流体迁移对上气道形态影响的方法也为探讨体位改变对睡眠呼吸功能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