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酸与产多糖细菌对硅酸盐矿物的风化效应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yswzzxp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广泛分布于地表或近地表的各种环境中,自然界中矿物的溶解、沉淀和元素的迁移几乎都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反过来矿物也能影响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微生物与矿物的相互作用包括微生物活动对矿物风化的促进作用和微生物对矿物形成的控制作用。   本论文利用实验室保存菌株Q12和Q32对钾长石和黑云母进行风化试验的研究。其中菌株Q12能产生大量的有机酸,菌株Q32能产生大量的胞外多糖。研究表明培养基中加入(NH4)2SO4能促进菌株产生H+,因此在实验室微钾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NH4)2SO4的量控制菌株产H+的量,改进的培养基使菌株Q12单独培养时能产生大量的有机酸,菌株Q32单独培养时在中性条件下能产生大量的胞外多糖,将两株菌混合培养时即能产有机酸又能产胞外多糖。经过试验得出单独培养菌株Q12时培养基加入(NH4)2SO4的量为0.6 g L-1,单独培养菌株Q32时培养基中不加(NH4)2SO4.菌株Q12和Q32混合培养时培养基中加入0.3 g L-1的(NH4)2SO4。   将菌株Q12、菌株Q32及其混合菌株在培养基中与钾长石和黑云母进行摇瓶试验和静置试验,试验发现混合菌株比菌株Q32单独培养时产生更多的(NH4)+-N和胞外多糖,同时也能产生大量的有机酸。测定发酵液中的Fe、Al、K、Si离子含量,发现混合菌株作用下矿物溶出离子的能力最强,其次是菌株Q12。发酵液中Fe离子含量的变化效果明显,而矿物溶出SiO2的效果不明显。   将菌株作用后的矿物残渣进行XRD分析,摇瓶试验中菌株Q12和混合菌株作用50d的钾长石在14°的位置出现了一个新的衍射峰,而菌株Q32作用同样时间的钾长石在此位置没有出现衍射峰。菌株作用50d的钾长石比作用20d的钾长石效果要明显。菌株作用后的黑云母相对于对照来讲变化不明显。对矿物表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后发现矿物表面变的粗糙,矿物边缘变得光滑,有大量碎片的产生。矿物表面覆盖着大量的蛋白,菌体等物质,有的矿物表面有多糖的覆盖。能谱分析发现矿物表面元素含量变化比较大。
其他文献
天然皮革由于具有优良的天然特性被人们广泛用于生产日用品和工业品,但随着对皮革的需求倍增,数量有限的天然皮革早已不能满足人们这种需求,所以人造革成为必然的替代产品。中国
RsmA蛋白是一类RNA结合蛋白,在细菌中作为转录后调节因子调节细胞的多种行为。本实验室晁耐霞的研究中发现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athvar campestris,Xcc
2-氯-5-三氯甲基吡啶是重要的农药和医药中间体。本文详细介绍了2-氯-5-三氯甲基吡啶在农药中的应用和制备方法,以3-甲基吡啶为原料通过光氯化反应合成2-氯-5-三氯甲基吡啶。
生物碳是生物质在缺氧或者无氧条件下低温裂解(一般<700℃)制备的富碳固体,其结构被称为BC-NOM,BC即为黑碳,而NOM指的是天然有机质,生物碳能够累积于自然环境中,并影响环境中有机污染
学位
废弃钻井液产生的污泥在油田普遍存在,由于在石油钻采和注水过程中先后加入诸种化学处理剂,同时钻井废液携带出大量的地层岩屑,使得油田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有毒重金属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