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
环糊精(CD)包合技术是近年来制剂新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环糊精包合物有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液体药物粉末化与防挥发、降低药物刺激性和掩盖不良臭味、提高药物稳定性的作用。2-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是由天然的β-CD与1,2-环氧丙烯缩合而成的亲水性衍生物。与母体环糊精相比,HP-β-CD水溶性好,热稳定性高,溶血作用也显著降低。是低毒、有效的药物增溶剂。此外,还用做药物稳定剂和吸收促进剂。
银杏(GinkgobilobaL)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治疗价值。银杏提取物(GBE)在水中属于极微溶解,中国药典规定,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的溶解度为室温下1000ml水中溶解1g银杏叶提取物[1]。GBE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类内酯。一般黄酮苷元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液中。银杏内酯难溶于水。本研究以HP-β-CD为包合材料包合GBE,希望能够利用HP-β-CD这种新型辅料来达到增大GBE溶解度,促进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效果。
主要内容:
包合材料的选择,现在CD常见的有α、β和γ三种,其中β-CD空洞分子适中,价格不昂贵,是现在首选的包合材料。HP-β-CD是由天然β-CD与1,2-环氧丙烯缩合而成的亲水性衍生物。与母体相比,水溶性好(为β-CD的38倍),热稳定性高,溶血作用显著降低,是现在运用最广泛的包合材料,所以本试验选择HP-β-CD作为包合材料,包合药物,达到增加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效果。以EE为指标,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了单因素考察,包括投料质量比、搅拌时间和温度。继而通过正交设计,确定了最优处方和制备工艺:HP-β-CD和GBE质量比为1:1.5,搅拌时间为6h,搅拌温度为50℃。
包合物的制备选用溶液-搅拌方法:称取适量HP-β-CD溶于水中,超声30min,将HP-β-CD溶液和适量银杏提取物置烧杯中,放入磁力加热搅拌器上,50℃下搅拌6h,过滤,60℃减压真空干燥,固体研磨即得。再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方法来测定GBE中的有效药物成分黄酮的含量,采用乙醚洗脱法,以黄酮的含量来确定包合率(EE)=97.98%,载药量(DL)=7.9%;
制备包合物后选用相溶解度法(PS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红外分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法(XRD)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相溶解度曲线法:本试验通过在不同PH下,以HP-β-CD浓度为横坐标,黄酮的浓度为纵坐标绘制相溶解度曲线,由相溶解度曲线可知,随着PH的增大,HP-β-CD对黄酮的增溶效果越好,但是包合作用减小。在PH不变的情况下,随着HP-β-CD浓度的增大,GBE黄酮的溶解度逐渐增大。HP-β-CD对GBE有增溶作用,初步证明包合作用的发生;差示扫描量热法:取HP-β-CD、GBE、GBE-HP-β-CD包合物和GBE和HP-β-CD混合物进行差示热(DSC)分析,由DSC图谱可知,混合物与包合物的峰位不同且峰宽发生变化,初步证明包合物生成。红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将HP-β-CD、GBE、GBE-HP-β-CD包合物、GBE和HP-β-CD混合物压片,记录下红外图谱,由红外图谱可知,包合物与混合物图谱明显不同,4个峰消失,生成两个新峰,峰强度有改变。初步证明包合物生成,包合作用发生;X射线衍射法:分别将HPL-β-CD、GBE、GBE-HPβ-CD包合物、GBE和HP-β-CD混合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进行测定,由XRD图谱可知,HP-β-CD和GBE均为无定型非晶体粉末。包合物的图谱与混合物图谱相比,峰的位置和测量角度发生改变,并且峰强度较混合物要高,证明包合物有新的物象生成,初步证明包合反应发生。
以市售制剂为参比制剂,考察了包合物体外释药规律。结果表明包合物释药明显快于市售制剂。将累积溶出率代入一级动力学、Higuchi方程、Niebergull平方根定律、Hixson-Crowell立方根定律和Weibull方程进行拟合,分别得拟合方程。根据R2判别拟合优度。Weibull方程可以最好的拟合本试验包合物体外释药曲线,方程为:lnln[100/(100-Q)]=0.793lnt-1.345(r=0.915),计算包合物的释药半衰期为3.43min。
以市售制剂为参比制剂,兔灌胃给药,在不同的时间点兔耳缘静脉取血,研究两种制剂在兔体内的吸收过程。采用HPLC方法测定经过处理的血浆样品中的槲皮素、山柰素含量。将槲皮素、山柰素含量换算为黄酮含量,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包合物的Tmax、Cmax和AUC0-∞分别为1.34±0.036h、324.12±20.22ng/mL和6336.94±167.52ng·h/mL。且两制剂Tmax、Cmax和AUC0-∞间均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包合物的AUC0-∞和Cmax为市售制剂的2倍左右,表明灌胃给药后,包合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明显高于市售制剂;包合物的Tmax显著低于市售制剂,表明包合物在动物体内达到峰浓度的时间明显少于市售制剂。证明了包合物生物利用度高于市售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