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大肠经的合穴、俞募穴治疗功能性腹泻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与对照的药物组的疗效差异,探讨两者在治疗腹泻的优缺点,同时,比较患者血清肠抑胃肽(GIP)含量和结肠电的改变。探讨合穴、俞募穴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作用机制,为合穴、俞募穴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科学内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中央随机系统随机,将63例功能性腹泻的患者分为合穴组23例、俞募组2()例、药物组20例。合穴组患者取大肠经的曲池、上巨虚;俞募穴组取患者的大肠俞、天枢;药物组服用洛哌丁胺,作为阳性对照组。嘱咐患者详细记录治疗第1、2、4周及第8周随访期周自主排便总次数、大便性状及正常排便次数。其中周排便总次数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疗效指标,大便性状作为次要的疗效观察指标。另外,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抽取患者的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肠抑胃肽(GIP)含量,且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用肠电仪记录各组患者结肠电的改变,以此作为实验室指标。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及正常排便次数的差异,阐明电针治疗功能性腹泻与药物治疗的各自优缺点。此外,通过比较患者血清肠抑胃肽含量和第1、4周结肠电的改变,探讨不同的穴位治疗腹泻的机制,以阐明穴位固有特性在影响和决定针刺疗效的作用。结果:1.电针对患者周排便次数的影响: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结束后3组患者每周排便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第8周的随访期里,药物组的疗效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别,P>0.05;电针合穴组与俞募组的疗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药物组相比,在治疗第2周时电针组与药物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治疗第4周第8周随访期,电针合穴组、俞募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电针对患者大便性状的影响:治疗4周结束后,药物组患者的大便性状主要分布在5型、6型,,而合穴组及俞募组患者的大便性状主要分布在4型、5型,P<0.05,有统计学意义。3.排便正常次数方面:治疗4周结束后,3组患者排便的次数均明显降低,合穴组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排便次数正常的人数达26%,俞募组患者排便次数正常的人数达25%,药物组的患者排便次数正常的人数仅10%;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4.对人血清抑胃肽含量的评估:治疗4周结束后,合穴组、俞募组患者血清抑胃肽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意义,而药物组患者的血清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与药物组相比,治疗4周后,合穴组、俞募组患者血清抑胃肽含量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有统计意义。5.电针对肠电图的影响:与治疗前相比,合穴组及俞募组患者结肠电显示升结肠、横结肠的幅值明显降低、平均频繁也明显减慢,经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药物组的患者治疗前后升结肠、横结肠的幅值及平均频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不同治疗方法的三组患者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正常次数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是从疗效稳定性方面,电针大肠经的合穴、俞募穴其疗效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