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往往正是在这样的挑战之中蕴藏着巨大的机遇。新常态下的政府角色定位、公共服务体系、城乡经济发展不均等及公民参与等问题备受拷问。如何实现政府角色由“掌舵”向“服务”的历史性转变,如何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民,如何破除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何实现公民有序参与公民决策等问题是当下中国政府真真切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学者几十年以来在公共服务上的重大理论成果研究,总结概括前人在这一领域的独到见解;同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CEPS)初中数据研究,通过描述性分析分析当前城乡基础教育服务非均等化的严峻性,通过回归性分析探讨造成中国当下城乡基础教育服务非均等化现状的深层因素;除了以上方式,本文还借鉴美国和日本在实现地区教育均等化过程中的政策经验,为中国政府在解决我国当前城乡基础教育服务非均等化问题提供良策。根据理论、调查数据分析以及国外的政策经验总结来看,财政因素仍为我国当前城乡基础教育不均等的重要因素,同时从数据结果中仍然可以看到,家庭因素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有显著影响,因而对于整个地区的教育水平有重要影响。 从以上两点来看,本文对于实现我国城乡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建议也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从财政方面出发,提出对于加大财政对于教育的总投入、财政分配制度、财权与事权相统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完善我国当前财政体系;另一方面从家庭因素出发,提出需要破除城乡二元发展结构,助力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村务工人员从城市返回到农村,发挥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有的正向作用。同时政府与高校之间、家长与教师间可以建立一种联动合作机制,弥补农村父母在自身教育上的缺陷,与老师共同关注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