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基础基底反力计算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is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土力学中,计算土体作用于结构上的作用力是一个古老的课题,经典的库伦和朗肯土压力理论,因其计算简单和力学概念明确,一直为工程设计所采用。但由于经典土压力理论存在着两个明显的弱点:一是只能计算土体变形达到极限状态的临界条件时的土压力大小,不能计算未到临界状态时的土压力大小。二是经典土压力理论没有考虑建筑物的变位方式的对土压力的影响。本文对作用于刚性挡土墙的土压力大小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用指数函数表示出土压力和位移的关系,得到了一个可以计算不同位移,不同状态下的土压力计算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准确的描述刚性挡土墙在墙后土体未达到临界破坏状态时,挡土墙背后水平填土作用于墙上的侧向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基底反力的求解是水工建筑物的稳定分析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工业建设的发展,在山脊、谷地等阶梯式或特殊地形上修建墩台、桥台和渡槽等交通、水利等工程的要求日益增多。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对于阶梯式基础基底反力的计算,一般采用简单的平面投影法,但是简单的平面投影忽略了基础底面的特殊形状对基底反力分布和大小的影响,其计算结果已经被试验证实是不准确的,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本文应用刚体动力学的瞬时转动中心法原理,假设基础绕基底反力零点转动,基底反力呈线性分布;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阶梯式基础基底反力的分布规律,推出一种计算阶梯式基础地基反力的算法;另外,如果阶梯式基础背后有水平填土,通过把阶梯式基础的基底反力和基础背后土压力一起考虑,建立了一种土压力和基底反力的协调算法,这种方法避免了现行的先假定墙后土体处于静止状态或极限平衡状态,再以此为基础计算基底反力所带来的基底反力过大或过小引起的工程浪费和不安全因素。最后,把本文推导所得的算法应用到水平底面基础基底反力的计算中进行验证,得到和规范规定的基底反力计算公式相同的计算结果。
其他文献
本试验利用活细胞观察、组织涂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及半定量PCR对不同倍性鲫鲂及其原始父母本血液组织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