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校园的选址布局与规划建设越来越受到相关学术理论界、规划设计部门乃至政府管理部门的密切关注。为了丰富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避免在大学校园规划建设中重蹈过去的错误,真正落实和充分体现“以人文本”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理念,创建人性化、生态化、信息化与开放性的大学校园空间,本文在广泛收集、阅读、总结、归纳与整理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以西安部分大学校园为例,运用需要层次理论、环境心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设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通过扎实细致的现场调查、实地测量及亲身感受与体验等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层面上对大学校园的空间布局及其规划设计进行了多学科、多视觉分析研究。研究认为,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思潮、文化观念、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及城市规划理念是大学校园空间规划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和基本前提;人性化、生态化、开放化、信息化、特色化可持续性是现代大学校园空间布局与规划设计的总体趋势。集中与分散、开放与封闭等空间布局方式的科学运用和有机协调,是大学校园空间规划设计中的基本问题,务必给予极端的重视。同时,研究选择校园内部吸引空间和行走空间为主要户外活动空间(公共空间),通过行为科学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提出了“明确空间功能,空间形式服从功能和突出道路系统便捷性”的校园空间规划设计三项基本原则,从而达到使不同行为者能够“择地所用,欣然前往,享用空间,自得其乐”的空间设计效用和目标。此外,在行走空间设计中,巧妙、合理地运用途中与尽端吸引元素,达到强化行走空间的引导性和提高吸引空间有效利用率之目的。研究成果对现阶段大学校园空间宏观布局和微观设计的基础性分析是一次初步的尝试,也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应用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