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我国一直保持着8%以上的发展速度,2012年GDP达到51.9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也均在8%以上;财政收入增加到11.7万亿元;然而08年经济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危机,其影响之深,扩散之快,来势之猛,百年罕见。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滑,我国政府果断调整了宏观调控着力点,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全面实施一揽子计划,两年新增4万亿投资。后又根据宏观经济走势的变化,及时的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力度,适时退出了刺激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回首最近10年,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持续低迷的严峻挑战,我国有效避免了现代化进程因巨大冲击而出现大的经济波动。经济波动是存在于任何经济形态下的一种经济走向特征,因此长期以来受到经济学家的青睐,尤其是在经济周期问题的研究上尤为重视,因此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也是百花齐放,加上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都会以经济运行周期为参考依据,从而也受到政府和企业部门的关注。目前,经济学界普遍使用SW指数来代表经济总体运行状况、周期波动特征。从动态因子模型的角度来讲,SW指数只是用一个因子来代表整体经济活动。然而,宏观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由少量冲击造成,并通过一系列经济变量的活动来传递和扩散的。任何一个经济变量本身的波动都不足以代表宏观经济的整体波动。因子模型将大型面板数据的动态过程表示为由少数不可观测因子驱动的共同部分以及每个变量所特有的异质性部分之和。这一思想使得因子模型非常适合于宏观经济及金融领域的研究。本文探讨了静态因子模型及能够转化为静态结构的动态因子模型的理论及应用。首先,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其次,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因子模型的发展历程以及经济周期理论,对一些广泛应用的重要因子模型进行了分类,比如静态因子模型,近似因子模型,动态因子模型,广义动态因子模型等。最后,将大型近似动态因子模型应用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提取出影响我国经济周期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