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翻译在人类交流的历史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翻译研究注重文本的对比和对翻译标准的遵守,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研究学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翻译研究学派将翻译研究放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语境中来进行研究。安德烈·勒菲弗尔是翻译研究学派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改写论”闻名于世。安德烈·勒菲弗尔认为,翻译就是译者在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三要素的操控下对源文本的一种改写。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描述性研究的新渠道。在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他的作品赢得了海内外的关注。《红高粱家族》作为莫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发表于1987年并获得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在这之后,汉学家葛浩文将《红高粱家族》译成英文于1993年在美国出版,获得了巨大成功。《红高粱家族》成功进入海外市场,作为译者的葛浩文功不可没。通过比较原作和译作,读者很容易就能发现译文并不是完全忠实于莫言的原作。本文采用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论”为理论依据,对葛浩文《红高粱家族》的英译本进行分析。本论文包括三大部分:导言、正文和结论。导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的结构。正文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是文献综述。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本论文所依据的理论框架—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第三章是个案分析,是本论文最重要的部分,重点剖析了改写理论的“三要素”如何影响葛浩文对《红高粱家族》的翻译。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包括论文的主要发现、研究的局限和对后续研究的建议。论文通过对《红高粱家族》英译本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葛浩文《红高粱家族》的翻译是对源文本的一种改写。造成改写的原因是目标语文化中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等因素对译者的操控。在对《红高粱家族》翻译的过程中,葛浩文采用替代、省略、增译、减译和转换等翻译策略,使译本所体现的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要素与目的语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要素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