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质原位探测轮式孔洞机器人控制系统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黄土地质灾害易发的背景下,准确有效的原位探测黄土地质信息成为研究黄土边坡地质结构和强度变化的关键,传统的测试方法和原位探测仪器一般采用间接测试方案,难以控制定位而准确获得结构面和潜在滑面的强度等关键原位参数,从而无法阐明其强度变化规律,为研究黄土变化规律、劣化过程及互馈致灾机理,预防重大边坡滑移灾害的发生,研发孔洞机器人协同探测系统获取黄土地质原位信息成为首选的解决方案。黄土孔洞机器人主要面对黄土孔洞变径、湿陷和塌陷等工况,对于黄土孔洞变径,控制系统采用基于压力反馈的全量式PID控制算法实时调整变径机构的伸缩,通过测量变径机构连杆处受力大小计算驱动轮和孔洞内壁的预紧力,判断此时是否满足机器人正常行驶的预紧力的要求,通过反馈调节改变步进电机的行程,改变自适应预紧力的大小从而保证机器人的正常工作;对于塌陷工况,采用角度-速度双闭环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实时调整三组驱动轮的行走速度,内环角度环根据机器人姿态的变化调整三组减速电机的运行速度,使得机器人在塌陷工况下具备一定的通行能力,外环速度环是保证在机器人姿态不发生变化情况下,机器人三组减速电机能够同步运行,具备一定的越障能力,实现较好的通行性能;黄土湿陷的工况则需要多节机器人进行协同配合,制定了单节机器人协同控制策略。通过黄土孔洞机器人控制功能分析,进行硬件系统方案设计和电路设计,完成下位机控制系统软件编程设计,并使用Visual Studio 2015平台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14进行上位机测控平台的开发,实现机器人运动状态的远程监控和数据存储。文章提出的采用电阻式应变片测量弯矩来感知孔洞内壁与驱动轮之间的预紧力,采用MPU6050角度传感器和编码器组成双闭环控制,采用定时中断的方式并结合PID控制器周期性调节电机运动状态,实现对孔洞变径和塌陷工况的自适应,为管道机器人变径和姿态调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国内公路隧道里程保有量不断增加,这给隧道的养护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隧道病害的存在给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安全隐患,特别是衬砌裂缝,其直接反映了隧道的受力情况,因此研究针对隧道衬砌裂缝的检测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衬砌裂缝的检测主要依靠人工检测,检测效率低下且无法保证检测精度,因此迫切需要发展衬砌裂缝自动化检测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检测需求。针对目前的检测现状,本文
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展,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将会更加蓬勃向上发展。高速公路网的成熟化和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自动驾驶专用车道的功能也需要相对完善,但国内对于自动驾驶专用车道交通标志的设计研究较少,而车辆识别标志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因素过多,易造成诸多安全隐患。因此,高速公路与自动驾驶车辆的适应性及匹配性也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科学合理的设置自动驾驶专用车道的交通标志,能够有效规避不
管道运输作为石油和天然气运输的主要方式,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螺旋钢管的应用又最为广泛。根据我国管道运输流水线施工标准,管端焊缝的修磨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步。传统的磨削任务都依赖人工或半自动化的设备,生产效率低,磨削质量差,大大限制了管道运输的建设效率。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本文以螺旋钢管的管端焊缝修磨为背景,设计研发了一台全自动焊缝修磨机器人,该机器人集焊缝识别跟踪、轨迹规划、自动化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