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在运用策略完成既定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对自我行为有效性的看法(班杜拉,1986)。英语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者对于自身在运用相关学习策略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能力的自我判断及认识,它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具有调节作用,是影响英语学习进程的一个重要变量。近20年来,随着课堂中心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逐渐转移,自我效能感作为学习者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进入教育领域并以破竹之势迅速发展。2004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并明确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后,利用网络进行大学英语教学与学习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旨在对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与研究,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效建议。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研究手段,以本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学习者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是在刘春华(2010)的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量表基础上略作修改而成。该问卷依据Bandura(1985)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将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学习者自我效能感分为四个维度:自我能力感,自我努力感,环境把握感和行为控制感。本研究关注的三个问题为:(1)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学习者自我效能感总体情况如何?(2)网络学习环境下,不同性别的大学英语学习者自我效能感有何差别?(3)网络学习环境下,不同年级(大学一年级与二年级)的大学英语学习者自我效能感有何差别?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上水平。具体而言,网络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自我努力感等分最高,自我能力感和行为控制感次之,环境把握感得分则相对较低。(2)网络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网络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根据调查结果,本文从提高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及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两个角度分别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