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滨水缓冲区是在城市河湖水系与滨水用地之间的一个过渡带,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密切。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城市滨水缓冲区正面临着河湖水系急剧萎缩、岸线生态功能退化、滨水用地无序蔓延、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缺乏等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滨水缓冲区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及其空间调控策略,协调滨水缓冲区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已成为滨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本研究重点以武汉城市滨水缓冲区为研究对象,从城乡规划学的视角,以城市再生、低影响开发、生态基础设施等理论为指导,探索了城市滨水缓冲区的划定方法和空间调控策略。依据拟定的研究目标,对城市滨水缓冲区的相关理论及实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梳理,为研究奠定基础;以历史地图、遥感影像图为基础,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探讨了城市滨水缓冲区动态变化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田野调查、数理统计和集对分析模型,重点对武汉典型滨水缓冲区(东湖、沙湖、南湖、墨水湖、野芷湖、龙阳湖)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河湖水系、滨水用地的现状特征,识别出滨水缓冲区的主要问题;基于ArcGIS平台,通过汇水区分析,并将滨水缓冲区的相关规划成果和建设现状进行分层叠加,对滨水缓冲区未来动态进行了情境模拟,依此制定相应的空间调控策略。本研究有如下发现:1)滨水缓冲区动态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自古代到1983年,武汉城市滨水缓冲区经历了从“相邻”到“相连”的发展历程,1983-2013年间,武汉城市河湖水系急剧萎缩,滨水用地无序扩张加剧,滨水缓冲区空间处于“相争”阶段。2)城市滨水缓冲区规划建设现状分析(基于满意度问卷调查和现场踏勘)的结果表明:影响公众对城市滨水缓冲区规划建设现状不满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①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滞后,水污染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改善;②部分水岸线被周边用地填占、切割、挤压、胁迫较严重,水域与滨水建设用地缺乏必要的过渡区域;③滨水区道路尚不成体系,与城市腹地缺乏有效衔接,造成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较差。3)城市滨水缓冲区生态要素和功能要素的集对分析结果显示:东湖、沙湖、墨水湖的总指标等级为“良”,南湖、野芷湖的总指标等级为“中”,龙阳湖的总指标等级为“差”。综合现状调查得出,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对武汉典型城市滨水缓冲区的综合评价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4)将城市滨水缓冲区的相关规划成果和建设现状分层叠加的结果表明:自然湿地的干涸化、滨水用地开发的无序化以及缓冲区边界的不确定,对城市滨水缓冲区的空间格局有显著的影响。城市规划与河湖水系、绿地等专项规划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严重制约了滨水缓冲区的功能布局和空间组织。基于本研究,本文给出不同类型的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调控策略建议:1)针对“水岸——缓冲区”型,应遵循保护优先原则,尽可能维持岸线的自然属性,通过加强水域和陆域的自然过渡与联系,使其充分发挥最大的生态景观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加大与城市发展的协调,预留弹性增长空间,将其融入城市生态基底。2)针对“水岸——缓冲区——建设区”型,应通过城市更新,进一步优化滨水用地功能布局,重点协调不同陆域用地与滨水缓冲区功能的匹配性,使得滨水缓冲区成为多重协调功能的空间载体;加强滨水缓冲区规划管控的协调,实现滨水空间的多样性,有利于滨水缓冲区的弹性增长;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滨水要素控制体系,使其成为滨水地区协调发展的耦合基础。3)针对“水岸——缓冲区——廊道”型,应依托河湖水系构建网络状绿地,通过水岸纵向空间整合,横向空间拓展,实现胁迫环境下缓冲区空间增长的突破,从而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本生态格局,对实现水体和绿地空间向城市的渗透提供了可行的途径,为滨水用地功能调整与空间耦合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此外,为保障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调控顺利实施,本文提出了相应建议,包括编制滨水缓冲区专项规划,建立滨水缓冲区联动管理机制,完善公众参与决策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