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分子反应包括单分子解离反应和异构化反应,理论研究单分子反应对理解其化学反应机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研究分子团簇和质子化团簇的电子特性和结构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质,对深入理解单分子组成分子团簇的形成机理、团簇动力学、质子转移过程、溶剂化效应等是非常重要的。量子化学以量子力学为原理,它可以获得实验上难以观察的微观信息,例如,预测分子的结构和能量,化学反应路径,过渡态的结构和能量,激发态的电子结构等,从而认识反应机理,解释实验现象。目前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被广泛用于从理论上研究分子的结构与其稳定性及其反应性的关系和确定团簇的稳定结构等诸多方面。本论文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几种分子的解离反应和异构化过程,以及分子团簇的结构和稳定性等问题。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研究双电荷分子离子的结构和解离机制,对认识等离子体、大气电离层以及星际空间的化学物理过程等具有重要价值。NCO自由基和它的阳离子是包含有机化学和生物学中最常见元素N、C、O的最小化合物,在燃烧化学和环境化学中有重要应用。所以,选择双电荷分子离子NCO2+作为研究体系。通过CASSCF和MRCI方法计算了NCO2+低激发态的势能面,讨论了它的稳定性和解离过程。得到了012eV的垂直电子激发能所对应的态,它们是从价分子轨道(6σ)、(7σ)或(1π)向(2π)或(3π)轨道激发一个或者两个电子获得的。给出了NCO2+低激发态的N+–CO+和NC+–O+共线解离路径和随着角度变化的能量变化曲线。NCO2+的基态X2Π和最低激发态a4Σ-都是亚稳的,获得了它们的结构和光谱参数。NCO2+的X2Π和a4Σ-态都能够解离为N+(X3Pg)+CO+(X2Σ+),是主要的解离通道。在NCO2+形成和解离过程中显示了非绝热跃迁的重要性,并定位了NCO2+势能面上存在的一些避免交叉点和圆锥交叉点。能量在38eV之间的电子态存在着强相互作用,快速的预解离过程是主要的,高于8eV的电子态是排斥态。获得的信息有助于理解各种极端环境下涉及NCO自由基的反应和基本过程。(2) α-CHD分子是六元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结构单元,在生物学和合成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在α-CHD的真空紫外吸收光谱和诱导光解离实验中发现一些碎片需要经过异构-解离过程获得,并且α-CHD在三重态有α-解离特性。为了了解α-CHD分子异构的情况和弄清楚这些碎片的来源,通过B3LYP和CCSD(T)方法研究了α-CHD分子单、三重态解离反应的势能面,得到了产物P1(1,3c-C5H8O+1CO)、P2(1,3C2H4+1C2H4+21CO)、P3/P3’(1,3CH2CHCH2CH2CHO+1CO)、P4(1,3C2H2O+1C2H2O+1C2H4)、P5(1CH3CHCO+1CH2CHCHO)和P5’(3CH3CHCO+1C2H4+1CO)的反应路径。反应机制可以概括为异构和解离过程,主要通过氢原子的转移,开环以及C–C键的断裂完成。α-CHD分子的三重态可以直接进行α解离,验证了TDDFT计算的结果,但入口能量较高。除此之外三重态还可以像单重态解离反应过程一样先发生异构再进行α解离,这个过程所需能量相对较小,通道更容易打开。基于用激发波长为253.7nm(112.7kcal/mol)的紫外光对α-CHD分子进行直接光解离的实验,结合理论计算的单重态和三重态的势能面,考虑各个路径经过过渡态的能量和数量,得到结论:Path1是最可行的路径,Path3是较为可行的路径,Path1(2)、Path3(2)、Path2(3)和Path2(4)是可行的,而Path5可能会实现。因此,P1是主要产物,P2和P3是次要产物,可能有少量的1CH3CHCO存在,而产物P4、P3’和P5’很难得到。与实验质谱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详细地阐明了α-CHD分子在基态和最低激发态异构和解离的微观反应机理,为深入了解其光谱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3)丁酮是典型的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作为溶剂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在光化学和环境科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丁酮单分子的质谱分析中发现存在一些如C2H3+和HCO+不能从丁酮分子直接解离得到的碎片离子,暗示丁酮在解离之前可能发生了异构。通过B3LYP和QCISD(T)方法研究了丁酮单分子的异构化反应过程。通过IRC方法确定了丁酮异构化的6个主要反应路径,相应的产物分别为1-丁烯-2-醇、2-丁烯-2-醇、丁醛或1-丁烯-1-醇、丙烯基甲醚、甲基烯丙基醚和乙烯基乙醚。其中3个路径经过环氧丁烷,表明环氧丁烷是丁酮异构化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丁酮的异构化反应过程主要通过开环,氢原子的转移,键的形成和断裂实现。环氧丁烷是典型的点手性分子,分别以丁醛和丁酮作为起点研究了环氧丁烷的两种不同的手性转换机制。计算了异构化反应途径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垂直电离能,与实验值均相符。通过过渡态的相对能量和高能垒的数目比较,认为最可行的丁酮异构化反应路径是丁酮→1-丁烯-2-醇→2-丁烯-2-醇。最可能的产物是1-丁烯-2-醇(2b),次级产物是2-丁烯-2-醇。研究结果给出了一个对于丁酮异构化过程比较全面的理解,为进一步酮类分子异构化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另外,我们在355nm和118nm的光照射条件下对丁酮分子团簇的光电离/解离进行了质谱测量,观察到了一些丁酮团簇碎片离子和质子化团簇。通过B3LYP方法优化了丁酮中性团簇(CH3COC2H5)n和阳离子团簇(CH3COC2H5)n+以及质子化团簇(CH3COC2H5)nH+(n=210)的稳定几何结构,分析了丁酮团簇的结构特点。通过平均结合能、一阶差分能、二阶差分能、HOMO-LUMO能隙等信息分析和讨论了各种尺寸团簇的稳定性并与丙酮团簇进行了比较,发现丁酮中性团簇,阳离子团簇和丙酮团簇均从n=3开始以单环结构最稳定。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加,双环结构的稳定性不断上升。丙酮团簇(n=7)双环最稳定结构出现比丁酮团簇(包括中性和阳离子团簇,n=8)早。丁酮中性团簇n=3的稳定性最好,与实验上观察到的最强峰对应,而阳离子团簇n=6的稳定性较好。从质子化团簇(CH3COC2H5)nH+(n=210)的稳定结构对比中可以看出其生长具有规律性,可以将n=2的结构看作是溶剂壳,新增加的分子分别从不同的活性位(丁酮分子与氧原子相连的碳、乙基和甲基)进攻该溶剂壳。比较系统地对丁酮团簇的结构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