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中国是一个复杂又曲折的历史时期,在这时期,女子实现了从“深处楼阁”的小脚女人到竞技奥运赛场的新一代独立女性的重大转变。女性作为组成社会成员其中的一份子,从女子开始接触体育活动和双脚踏入体育场地,女子便与体育产生了联系,中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零突破。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五个部分进行论文的撰写:第一部分阐明“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二部分叙述“相关概念、时间的界定与研究综述”;第三部分为“研究方法”;第四部分进行“研究的内容与分析”,并将中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发展流变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分析和论证:第一阶段为“以教会女塾为星火的萌动期(1840-1906年)”。以传教士为埠使的教会学校的创立,开启了传教士对近代中国文化的侵略之路,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近代体育,使其在教会学校落户。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中国近代女子体育开始萌芽,并呈现出:“西方体育传入的被动性、女子体育开展领域的有限性、女子体育开展地域的的狭窄性、女子体育开展性质的民间性和女子体育思想的时代局限性”等特点;第二阶段为“以学校教育为引领的初兴期(1907-1923年)”。在女性和社会要求“兴女学”的条件下,清政府的学校教育制度、女子学堂章程的制订为女子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和实践保障,而女子体育专业教育兴起和新文化运动思潮促进了女子体育人才的培养和思想的启蒙。在这一时期的女子体育呈现出:“女子学校体育教育官方化、女子体育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化、女子体育思想的近代化”等特点;第三阶段为“以规范化发展为取向的拓展期(1924-1936年)”。阐述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领导的区域内女子体育在学校、社会和竞技多领域的发展状态,受革命局势动荡的影响,两党在各自领导区的女子体育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国统区的女子学校体育正规化、社会体育军事化、竞技体育制度化;在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群众体育的普及化、竞技体育的军事化。第四阶段为“以区域失衡为表征的发展期(1937-1949年)”。1937年后的中国被三种不同政权统治形成三个不同性质的统治区,女子体育在不同政权统治政策下,形成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实行愚民政策的日本帝国主义区域女子体育得不到正常健康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区的女子体育军事化;共产党领导区女子体育灵活发展。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下,女子体育出现发展失衡的状态,表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迟缓和区域灵活发展”等特点。最后一部分为结束语,对文中主题内容分阶段进行总结,提炼观点。我们对体育史的整理和分析研究,可以“以古为鉴”,吸取好的经验,避免重蹈负辄。笔者通过对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流变的梳理和分析,是对过去体育的反思,以便更好的为现在甚至是未来体育服务。期望为充实体育学科的内容和中国体育史的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