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府地区上古生界太原组页岩气有利区预测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er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海相页岩气的成功勘探开发,研究人员逐渐将研究对象转向陆相和海陆交互相页岩以期寻求油气资源突破。本文选取神府地区太原组富有机质海陆交互页岩作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和室内岩心观察以地层学、沉积学、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及地球化学等为理论指导,查明工区的沉积环境及页岩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结合全岩衍射分析、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及气体等温吸附实验等方法,重点研究了页岩有机质发育特征、岩石矿物组分和孔隙结构特征,旨在对神府地区太原组有利勘探区域进行分析预测。研究表明神府地区太原组沉积环境为浅水三角洲平原亚相,水体交互较为明显,这使得页岩的非均质性较强,其中页岩主要分布在太原组的上段,且分流间湾和沼泽微相沉积为暗色页岩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沉积环境,此外煤层的叠加发育为页岩提供了良好的有机质。工区整体上页岩较发育,局部层位累计厚度大于30m,其中太1段页岩厚度均值为25.4m,太2段页岩厚度为20.19m,表明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分布在太原组的上部,在有机质发育特征方面,其有机质丰度较好,太1段有机碳含量的分布区间为0.22-10.7%,平均为3.52%,太2段有机碳含量的分布区间为0.95-10.2%,平均值为4.12%,可知太1段的有机质发育特征略小于太2段。太1段和太2段的镜质体反射率差异不大,均介于0.82-1.21%,干酪根类型以Ⅲ型干酪根为主,这样的干酪根类型有利于页岩气藏的形成。在岩石矿物组分方面,以发育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长石次之,同时也有黄铁矿、白云石、方解石等自生矿物,脆性指数在0.39-0.84之间,有利于压裂开采。在孔隙发育特征方面,研究区太原组以粒内溶蚀孔和微裂缝为主,有机质孔较少,页岩总孔隙体积均值为9.79×10-3cm~3/g,宏孔体积均值为2.00×10-3cm~3/g,介孔体积均值为6.73×10-3cm~3/g,微孔体积均值为1.06×10-3cm~3/g,其中介孔占比68.33%,为主要的孔隙发育类型。综合研究区的沉积构造特征,参考前人关于陆相、海陆过渡相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指标,选取页岩厚度大于15m、有机质含量大于2.0%、有机质成熟度大于0.7%为评价工区页岩气有利勘探区的主要评价指标,对神府地区太原组页岩气有利区进行预测,经综合分析初步预测研究区南部为页岩气有利勘探区且晚期有利区范围有所增加。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墨西哥湾盆地东南部区域白垩系碳酸盐岩的特征进行研究,通过重磁震三种地球物理方法,并结合区域内重磁位场资料,地震剖面,对研究区白垩系时期碳酸盐岩的成因,分布规律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目的在于总结墨西哥湾盆地东南部区域构造演化规律,说明区域内沉积对构造的响应。对下一步区域内精细构造解释以及油气田开发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包含新采集的3000km二维海上地震资料,8条前人采集的研
学位
储层沥青在含油气盆地储层中广泛发育,作为石油与天然气的伴生产物,记录了油藏从形成到被改造、破坏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可反映出油气藏形成后所经历的演化历史,是反演油气成藏及其后期改造等相关地质过程的重要研究对象。准噶尔盆地中部地区油气成藏期次复杂,固体沥青在侏罗系三工河组储层中广泛发育,目前对其成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指示意义还不清楚,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进而反演油气藏演化过程。通过岩相学分析表
学位
埕岛-桩海地区位于沾化凹陷与渤中凹陷、黄河口凹陷交界部位,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多期构造运动,受多期次断裂的切割改造,构造叠加造成复杂的演化过程,形成不同类型的潜山。本论文以埕岛-桩海地区中、古生界盆地构造和潜山为研究对象,明确潜山控山断裂、潜山内幕断裂的组合关系、构造样式及地层格架,揭示潜山结构类型与时空差异。通过对印支期以来各阶段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叠合关系对潜山发育的控制作用的分
学位
随着勘探程度的加深,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已经逐渐结束,复杂储层的勘探已成为主流。复杂储层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的影响,一般都伴随着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油水层电阻率差别小,导致对复杂储层的测井评价精度降低。本文针对以上难点,以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复杂砂砾岩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岩心分析、录井和铸体薄片等资料分析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等特征以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结合录井岩屑、岩心物性和
学位
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深入,页岩气储层的脆性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页岩脆性影响着水平井开钻与大规模压裂等。本文通过研究页岩储层脆性分析方法的原理,以及多种常用的矿物组分脆性评价方法,并进行矿物组分法脆性指数计算比较,结果表明BI3与BI4计算得到的样本脆性指数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弹性参数法认为杨氏模量与泊松比是表征页岩脆性的主要指标,基于页岩数字岩芯利用有限元法来计算静态弹性参数,然后选择弹性参数法来计
学位
油裂解成气是四川盆地川中地区海相地层气藏的主要气源。除了古油藏裂解成气,源外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成气同样对天然气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前人对四川盆地海相地层源内分散可溶有机质、古油藏、源外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成气的贡献研究较为薄弱。研究气源贡献比例,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油气来源、运移路径,进而确定勘探方向和评价勘探潜力。本文进行了不同油水质量比样品的金管热模拟实验,并对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残留焦沥青和川中寒武
学位
随着油气勘探不断深入,潜山型花岗质基岩油气藏不断被发现,潜山型花岗质基岩油气藏成为石油工作者今后关注和勘探的新方向。本文选择对地表岩浆岩风化剖面的风化特征进行研究,以期对潜山型花岗质基岩油气藏储层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地质资料基础上,首先通过野外风化剖面观测分析了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风化分带特征;然后通过风化样品的镜下微观特征、XRD矿物学及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不同风
学位
三维地震勘探是唯一能够提供地下三维信息的地球物理技术,但是其分辨率远远达不到地质学家的要求。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向深层发展,对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尤其是深层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是现代地震勘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测井资料具有非常高的纵向分辨率,地震资料具有良好的横向展布,二者结合,将能够有效的提高三维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因此遵循地质规律,将地震和测井等不同尺度地球物理
学位
一般而言,异常地层压力带(尤指异常高压或超压)是油气聚集区的可能性较大,压力转换带往往含有异常压力带,研究压力转换带的压力变化情况,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压力转换带进行地震相关分析,是一种地震资料压力预测的新方法,有助于提高压力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本文首先通过调研压力预测的相关文献,借鉴前人的经验成果,对基于压实理论、均衡理论以及有效应力理论这三种理论的压力预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分
学位
由于本论文所使用的数据地震剖面随机噪声大,分辨率较低,同相轴不能连续追踪,基于此,本文对地震剖面进行了二次解释,进行了叠前去噪和频谱恢复的方法,去除了随机噪声和拓宽了优势频率,达到比较良好的成像效果,经验证,对后续的构造解释具有良好的应用上的效果。本文以二维地震资料为主,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应用地震地层学原理,开展帝汶海地震层序及地震相分析,研究其沉积充填及演化历史。根据反射终止特征,在该区域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