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原地形对区域性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形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和暴雨的影响机制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之一。近些年来,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发展为人们进行地形影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更为方便、有效的手段。在我国,人们利用数值模式对华南山区的地形影响研究较多,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但对于山西高原地形影响的研究却很匾乏。由于山西高原位于中纬度地区,各种尺度天气系统活动较为活跃。山西高原表里山河,特殊的地形条件使得这里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降水分布不均,因此它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本文选用0.1度(约10km)分辨率中尺度大气非静力模式GARPES-Meso对发生在山西高原的一个典型的夏季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效果比较合理的情况下,设计了两组地形敏感性实验,利用模式输出结果,着重分析了山西高原对造成区域性暴雨的天气系统的影响,部分揭示了山西高原对天气系统和区域性暴雨的影响机理。本文首先用常规实况资料从预报员的角度对2005年8月16日发生在山西高原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确定此次暴雨过程是在西风槽、台风变性低压和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山西高原前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低层大气具有高温高湿的特征,台风“珊瑚”减弱后的变性低压和副高之间形成低空急流,急流的出口到达山西高原南部,左侧的风速切变可形成较强的大气辐合,并直接造成上升运动,加上台风外围流场对变性低压持续提供水汽和能量,使得变性低压的生命期延长,强度增大。这样的形势有利于副热带高压把台风带来的丰沛的水汽输送到山西高原。同时,位于河套的西风槽东移使南下冷空气和副高边缘的暖湿气流在山西高原交汇。而这一点卫星云图上也得到了验证,高空云带不断东移南下,与低空急流卷云系结合,在山西高原中南部激发出MCS云团,从而造成山西中南部区域性暴雨和局地大暴雨。其次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GARPES-Meso模拟了“8.16”山西高原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模拟结果对台风变性低压的位置预报较好,对山西南部风切变的也模拟的相对一致,副热带高压的减弱南退也被模拟出来,但是南退幅度较大。在成功地用GRAPES-Meso模式模拟这次天气过程影响系统的基础上,利用输出结果分析了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山西高原南部呈850hPa低层辐合,700hPa、500hPa中高层辐散的结构,而山西高原北部呈850hPa、700hPa中低层辐散,500hPa高层辐合的结构,这种结构形成南部为上升气流,北部为下沉气流的经圈环流,有利于南部对流的发生,同时与该过程南部强降雨的时间段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最后通过两组地形敏感性试验研究对比发现,在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后,山西高原对中纬度西风槽后冷空气的东移南下有一定的阻挡作用,而沿副高边缘北进台风变性低压加速北抬,它携带的大量暖湿气流遇到山西高原被抬升。山西高原地形首先对850hPa风场产生影响,使底层辐合线偏北,850hPa等压面上涡度强度也有加强北抬,进而加速强700hPa上升气流。通过控制试验和地形敏感试验降水量和物理量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山西高原地形对降水的增幅较大,而对强降水的落区分布没有明显的影响。
其他文献
总结并介绍了已完轨道交通工程中预制梁场建设的实践经验和轨道交通预制梁场设计及施工方法,对比了建设临时预制梁场生产梁与购买成品梁的优缺点,考察在特定环境下预制梁场带
修建水底公路隧道(以下简称隧道)在国外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在我国还仅仅是开始。因此无论在隧道的结构衬砌、防水、通风等方面,还是在消防、照明、交通监控及建筑装修等方
列宁从俄国社会的具体实际出发,针对国内战争后期党内出现的官僚主义现象,提出在党和苏维埃内建立自上而下统一的监察机构,通过对党和苏维埃机关开展全面的监督,实现布尔什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