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主题显著句的英译研究——以《骆驼祥子》英译文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uohu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和主语是现代语言学中两个基本概念,对二者的相关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热门话题。不同的学者对主题和主语的概念有不同的看法,到目前为止,对主题和主语都尚未有明确统一的定义。由于汉语缺少形态变化,主题和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及有关成分的关系就显得非常复杂。从主题和主语的角度来区别汉语和英语,汉语可以看作是主题显著性的语言,汉语的主题结构已经语法化为一种句法结构:英语可以看作是主语显著性的语言,英语的主题结构大多具有语用功能。既然主题结构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在进行汉英翻译时要特别注意他们的差异,适当进行调整转换。   对于汉语主题显著句的英译原则和方法,以往学者有所论述,但是缺乏以文本为语料的研究文章。本文旨在通过对汉语句子主题显著结构的分析,全面清楚认识汉语主题结构现象,以便对汉语主题结构的英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系统考察了主题概念,认为主题是一个语用层面的概念,是句子信息结构的组成部分;同时主题表示一定的话语功能,具有篇章特征,必须在动态的语境中才能确定。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汉英两种语言在主题结构方面的差异,提出了汉语主题显著句的基本英译原则:当汉语和英语在主题结构的用法上相同时,可以在对应原则指导下进行翻译;当汉语和英语在主题结构的用法上不同时,根据英语为主语突出的语言特征,在调整变通的原则下进行翻译以凸显英语句式的这一特征。同时本文结合小说《骆驼祥子》及其英语译文,在对应和调整变通的原则指导下,具体探讨了英译汉语主题显著句的方法。   采用这样的翻译原则和方法,避免了把等效翻译错误地理解为在形式与意义上的完全对应而在汉英两种语言结构间搞一种公式化的对等关系的情况,实现了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达到了信息有效传递的目的。
其他文献
多丽丝.莱辛(1919-)是活跃在当今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创作以多元主题、独到视角和大胆实验吸引了全世界众多读者。自1949年发表处女作——《草儿在歌唱》之后,迄
主、宾语不对称是语言学研究中经常被提及的一种现象。一个经常引用的证据就是,在英语和许多其它中心语前置的语言中,宾语提取关系小句通常要比主语提取关系小句难于理解。研究
本文运用语料库对比方法,利用中介语理论,对比分析理论,以及错误分析理论,分析了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运用动词Keep的情况。基于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Brown)以及中国英语学习者语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一位文学巨人,一生中写过多部小说与诗集。其中的维塞克斯小说在英国的文学历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无名的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