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二级市场反应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M&A)无论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还是在新兴证券市场上向来都是永恒的热点和焦点,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并购活动体现着一个企业实行帕累托改进的过程,是企业走向外部成长道路的主要途径。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并购数量不断上升,规模也不断扩大,企业并购已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自从1993年5月深宝安收购上海延中实业以来,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发生的并购案每年都在增加,到2000年无论是并购数量、并购频率和并购方式的多样性都上了一个台阶。上市公司并购已经形成了我国证券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经济学界对并购问题也做了详细的探讨和研究。其中,在并购绩效的微观方面,争论的焦点是:大量且频繁发生的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是否真的提高了有关公司的股票投资者收益?此外,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也是十年来一直颇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上市公司并购公告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分析以研究其是否会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并进一步验证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本文首先对并购和市场有效性的理论进行了简单阐述,廓清了本文中所使用的并购概念,并按我国证券市场实际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方式进行了分类。在对前人关于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后初步确定我国市场为弱式有效市场,解决了实证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而后进一步阐明了上市公司并购二级市场反应与市场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二级市场反应的因素。再对1997~2000年四年间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进行筛选,共得到1304个样本,对该样本进行特征描述,并对样本在并购公告前后的累积平均超额收益率(CAR)进行统计分析。 经过实证分析发现,并购行为对参与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有显著影响;收购公司市场表现较差,股东价值有受损的迹象;目标公司的股东则可能获得超额收益,但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的综合收益不清晰。总的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为证券市场的各方参与者创造了巨大价值,但总的净社会效益并不高。实证分析的结果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公告披露前90天到后30天期间,该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的CAR显著不为零,无论是在披露前还是在披露后,其投资者均可以获得超额收益,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认为我国的证券市场可视为弱式有效。 同时,本文还针对实证分析的过程中发现的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所存在的问题作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建议我国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方端正对待并购的态度,使并购真正成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力工具;此外还要加强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增加市场信息透明度,减少市场上的过度波动;同时应当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优化投资者结构,使我国的投资者更为成熟和理性。
其他文献
信息产业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社会、经济诸因素综合作用的反应,研究信息产业问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信息产业经济系统与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其他因素相互联系、相互
学位
原油期货是石油期货市场体系中最重要的且对国民经济影响作用最大的一个品种.在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冲击不断增大和社会各方对恢复原油期货的需求日益迫切的大背景下,尽快
本研究报告旨在通过对公司型基金与契约型基金的比较研究,充分揭示投资基金不同组织形式(公司型或契约型)的优缺点及其发挥作用的外部条件,有助于我们在选择不同投资基金组织形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一直是大而不强。各地区发展各自的装备制造业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我国实施新兴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环节。  沈阳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