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两部医案类书中“湿热证”类医案进行筛查整理,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及数据挖掘技术,对该类医案的病名、症状、方剂、药物、脉象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尝试提炼出“湿热证”的病因、病机、病位、证治规律,探讨古代医家诊疗“湿热证”的临证思路,以期能为以后“湿热证”的诊疗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影印本为底本,初步筛选出关于“湿热证”的医案有262例,其中《名医类案》96例,《续名医类案》166例,加以排除筛选后最终入组病案177例,并以此基础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运算;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统计软件进行关联规则运算,然后结合历代医家对“湿热证”的认识,运用中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频数分析结果(1)在《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湿热证”类医案出现的病名有66种,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疾病依次为黄疸、湿、脚气、痢、前阴病、痛痹、暑、痿、泄泻,频率均在4%以上。(2)在《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湿热证”病案中出现的症状有92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依次为局部红肿热痛、发热、纳差、发黄,频率均在23%以上;其次的腹胀、烦躁不安、腹痛、痞闷痞满、身重倦怠、小便不利、泄泻、口渴、恶寒、出汗症状,其频率亦高于12%。(3)在《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湿热证”病案中出现的方剂有86首,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方剂依次为补中益气汤、龙胆泻肝汤、二陈汤,频率均在34%以上;其次的归脾汤、加味逍遥散、四物汤、清燥汤、四君子汤、平胃散、温胆汤、五苓散等,频率亦高于12%。(4)在《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湿热证”病案中出现的药物有188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有白术、当归、茯苓,频率均在84%以上;其次为人参、炙甘草、甘草、苍术、黄柏、泽泻、黄芩、陈皮、柴胡,频率亦高于51%。(5)在《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湿热证”病案中出现的脉象有79种,其中高频率脉象有数、濡、滑、弱、弦、大、缓、涩、滑数,频率均高于5%。2、关联规则运算结果(1)设定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20%,对入组医案的症状数据库进行关联规则运算,得到症状=>症状关联组有27组,均为二阶关联。(2)设定支持度为5%,置信度为40%,对入组医案的方剂数据库及药物数据库进行关联规则运算,得到方剂=>药物关联组有27组,均为二阶关联。(3)设定支持度为15%,置信度为90%,对入组医案的药物数据库进行关联规则运算,得到药物=>药物关联组有18组,其中二项关联有4组,三项关联有11组,四项关联有3组。(4)设定支持度为5%,置信度为15%,对入组医案的症状数据库及方剂数据库进行关联规则运算,得到症状=>方剂关联组有11组,其中二阶关联有6组,三阶关联有5组。(5)设定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40%,对入组医案的症状数据库及药物数据库进行关联规则运算,得到症状=>药物关联组有28组,均为二阶关联。结论:认为“湿热证”的病因主要为湿热病邪侵犯人体所致,途径有外感湿热与湿热内蕴两种。症状表现可分为热象和郁象两方面,病位可在表亦可在里,具体表现为:中气充盛者可御邪于表,常以热象为主,病位以胃腑阳明证多见,症状常见肢体局部红肿热痛、发热、瘙痒等;脾土运化失调、正气不足者,因素体水湿内蓄,两邪相遇,同气相求,当外感湿热病邪侵犯人体时可直中于内,故症状常以郁象为主,病位以脾太阴经多见,症状常见有纳差、发黄、腹胀、腹痛、痞闷痞满、身重倦怠、泄泻、呕吐、恶心欲吐、恶寒等。在治疗方面,则按湿热之偏盛来遣方用药,或以清热、泄热为主,辅以燥湿、利湿;或以健脾燥湿为主,辅以清热,或清燥并重、二邪兼清。其论治特色有二:一为湿热兼清,重在祛湿;二为清补兼顾,注重兼护人身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