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国并购长期以来一直被企业视为国际扩张的重要战略手段,它是一国企业获得另一国家先进技术以提高其竞争优势的最为快速而直接的对外投资方式,因此跨国并购已经被全球多个地区的企业所采用。在我国政府“走出去”、“一带一路”等政策支持下,众多企业纷纷加入跨国并购的浪潮,跨国并购数量和金额逐年增长,但成功的跨国并购案例却不多,多数企业都遭遇了并购后的负绩效。与国内并购不同,企业对海外的经营环境是相对陌生的,对东道国的制度缺乏了解,跨国并购中所面临的风险也远高于国内并购,因此制度距离是造成并购绩效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在制度理论的基础上将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并在外来者劣势理论和经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讨论:(1)正式制度距离和非正式制度距离是否会负向作用于跨国并购绩效;(2)跨国并购经验作为调节变量是否会减弱两种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为验证讨论是否正确,本文从清科并购数据库中选取2011-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110起跨国并购事件,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中所涉及到的变量类型有控制变量、调节变量、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通过文献梳理,本文采用会计研究法作为跨国并购绩效的衡量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我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正式制度距离,采用霍夫斯泰德文化距离公式计算我国与东道国之间的非正式制度距离。通过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不显著,但如果被并购方属于敏感行业,则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非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当被并购方为敏感行业时,跨国并购经验能够减弱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4)跨国并购经验能够减弱非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2009年以来,我国企业发生跨国并购的数量急剧上升,关于跨国并购的学术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从制度角度分析跨国并购是对跨国并购研究的重要补充。我国上市公司若能在实施跨国并购时注意到制度距离所带来的风险,在并购过程中加强经验的学习,尤其是间接经验的学习,便能减小制度距离对跨国并购绩效产生的冲击,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