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底栖甲藻有着不同于浮游藻类的生态属性。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是一种常见的海洋底栖甲藻(marine benthic dinoflagellate),可产生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为明确利玛原甲藻的营养盐利用特征,阐明腹泻性贝毒复杂的生物合成机制,进一步揭示海洋底栖甲藻的营养盐属性奠定基础,本文探讨了不同磷源、氮源条件下利玛原甲藻的生长情况,分析了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EC3.1.3.1)在在营养盐利用方面的作用,对不同营养盐条件下DSP毒素的合成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以NaNO3、NH4Cl和尿素分别作为氮源时,利玛原甲藻最大生长速率(μmax)相差不大;NaNO3组和尿素组之间最大生物量(X)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也相近;NH4Cl组,最大生物量(X)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低于NaNO3组和尿素组。平台期NaNO3组单位藻细胞OA含量明显高于NH4Cl组和尿素组,NH4Cl组和尿素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以NaH2PO4、β—甘油磷酸钠和ATP分别作为唯一磷源时,NaH2PO4组和ATP组最大生长速率(μmax)差异不大,β—甘油磷酸钠组稍低;ATP组最大生物量(X)明显高于NaH2PO4组和β—甘油磷酸钠组。实验浓度范围内,β—甘油磷酸钠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比较低,而ATP组活性均比较高。NaH2PO4组因其浓度的变化而有较大的差异。浓度大于2μmol·L-1时,活性比较低,小于2μmol·L-1时,活性明显增高。平台期OA总含量和单位细胞OA含量,三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β—甘油磷酸钠组最高,NaH2PO4次之,ATP组最低。这些结果表明,利玛原甲藻可以利用无机氮——NaNO3、NH4Cl和有机氮盐尿素,藻体内可能存在尿素酶;NaNO3和尿素比NH4Cl更有利于维持利玛原甲藻的生长;利玛原甲藻可吸收利用无机磷NaH2PO4和有机磷盐β—甘油磷酸钠、ATP。其中,NaH2PO4和ATP的营养价值基本等效,而β—甘油磷酸钠的营养价值较低。ATP较NaH2PO4和β—甘油磷酸钠更有利于维持利玛原甲藻的生长。利玛原甲藻可以直接利用β—甘油磷酸钠;而ATP的利用则通过碱性磷酸酶的逐步水解,把ATP转化成无机磷才被利玛原甲藻生长所利用。利玛原甲藻毒素的合成与营养盐的形态有关,不同营养盐条件下DSP毒素的合成不同。氮源中NaNO3最有利于毒素的合成;β—甘油磷酸钠为磷源时,DSP毒素合成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