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监控作业中信号觉察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w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对浙江省一些大型化工厂、炼油厂等企业进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对仪表监视作业中信号觉察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作了探讨。共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一着重考察信号源数量与作业时长对监控人员作业绩效及其可靠性的影响。实验中,作业绩效以信号觉察反应时作为测量指标:信号源数量分2个、4个和8个仪表三个等级,作业时间为80分钟,分4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为20分钟。实验二主要研究信号间隔时间和双任务作业对信号觉察效率的影响。主任务作业中要求被试同时监视4个仪表,信号间隔时间分30-50秒、4—6分钟和8—10分钟三个水平。次任务是对稳光与闪光信号作简单的辨别反应,信号间隔时间为4-7秒。 实验结果表明: (1)在仪表监视作业中,信号觉察反应时随作业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相同作业时间内,信号觉察反应时受信号源数量的影响。 (2)信号间隔时间是影响信号觉察反应时的一个重要因素。间隔时间越长,信号觉察效率越低。 (3)作业因素对信号觉察效率有显著影响。双任务条件下的信号觉察效率明显高于单任务条件下的信号觉察效率。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无论在单作业中,还是在双作业中,被试作业后的自觉疲劳程度和疲劳症状肯定回答百分比均比作业前有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从表层和深层两个维度对中国人教A版和美国UCSMP数学教材“三角函数”部分的例习题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通过对两国教材例习题的比较分析,得出两国教材例习题存在的异同如下: 
  本文探讨了“主—辅”教学系统设计是对基于网络的中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的探讨,是在参考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之后,在“以学为主”的教学设
学位
作者简介  黄会林,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教授、院长。兼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等职。多次担任“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鸡奖”、“飞天奖”、“百花奖”等国家级奖项评委。多年致力于中国民族化影视理论研究,发表著作、文章约550万字,获多项国家、省市奖励,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新媒体时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意味着我
现今技术的发展与支持使得我们迈入智慧学习环境阶段,学习环境的衡量标准,一方面取决于其是否有利于良好学习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取决于对学习者个性化学习发展的支持。美国先后
目前,大学生拥有大量的休闲时间,休闲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休闲生活的质量与他们未来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青年社会化是其成长的主要课题之一,社会角色的培养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