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依据中医基础理论和参考相关文献,采用复合因素建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模型。从理论上深入探讨及阐释气络与CFS的关系;通过实验研究,验证气络与CFS相关的假设;并探索补气通络方改善CFS的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整理有关CFS的国内外文献,按照中医理论归纳CFS与中医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关系。在综合分析气络与NEI(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CFS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首次提出“CFS与气络相关”的假说;并针对气络“虚、滞”的病机特点,结合临床实际,筛选药物组成补气通络方,以实验的方法,观察补气通络方对CFS的作用机制,从而验证该假说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10只)、造模组(40只),造模组动物采用复合因素造模。造模过程:①运动造模制作160cm×80cm×60cm的注水鼠箱,水深30cm,水温4℃左右。每日上午取40只大鼠,冷水(4℃)游泳,每次30min;连续21天②房劳造模每晚让造模大鼠与发情期雌鼠合笼(每次合笼都新换一批雌鼠);连续21天。③应激造模每日下午用尖端缠有纱布的止血钳夹其中一只大鼠尾部,让每只大鼠被夹的机会均等,令其与其它大鼠撕打,模仿人类生存环境不佳,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大的情况;夹尾以不破皮、不流血为度,每次刺激2小时。定期更换夹尾大鼠,使造模结束时每只大鼠夹尾次数基本相同。连续21天。造模结束后,比较正常组和模型组动物体重、皮毛及其色泽、饮水量、进食量、活动量、精神状态等一般表现的差异,测定各组大鼠体力情况及疲劳程度。然后将造模组重新分为模型组(B)、补气通络方组(C)和补气组(D)及通络组(E)每组10只,与未造模的正常组(A)一起使参加实验的动物总数达到5组,共50只。重新分组后,A、B两组灌胃生理盐水2ml,C、D、E三组分别灌胃补气通络方、补气方、通络万的水煎液,连续灌胃14天。补气通络方由人参、黄芪、枳壳、川芎、地龙等组成,补气方由人参、黄芪组成,通络方由枳壳、川芎、地龙组成,三方均按人与动物体表面积折算法算得大鼠等效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0g生药。用5倍于药材的冷水浸泡20分钟,然后用武火煎至水沸,改用文火煎煮40分钟,滤出药液加冷水适量,煎至水沸,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滤出药渣,将两次煎取药液混匀浓缩成每毫升含生药2g的药液,3种药液均置冰箱0-4℃保存,每次灌胃2ml。灌胃结束后,检测各组动物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肝糖原(LG)、肌糖原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IL-1、β-EP、CRHmRNA等指标,探讨补气通络方对CFS动物模型的疗效,及产生疗效的作用机制。结果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动物体重减轻,进食量、饮水量明显减少(与正常组比较,p<0.05),鼠尾悬挂试验中,6分钟内不动时间明显增多(与正常组比较,p<0.01)。旷场实验中,6分钟内,模型大鼠穿格次数显著降低(P<0.05),理毛时间极显著增高(P<0.05);力竭游泳试验测试中,6分钟内,模型大鼠力竭时间显著降低(P<0.01),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检测结果:模型组动物下丘脑DA含量明显降低(p<0.01),5-HT含量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补气通络方组、补气组、通络组DA含量较模型组有明显升高(p<0.01),但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HT含量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p<0.01),说明三组都有明显疗效,但补气通络方组与通络方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补气通络方组疗效优于补气组(p<0.05)。肝糖原含量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通络组含量高于模型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气通络方组高于补气组(p<0.05);说明补气通络方组疗效优于补气组;肌糖原含量正常组高于模型组(p<0.01),治疗后,补气通络方组、补气组、通络组肌糖原含量高于模型组(p<0.01),但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D检测结果中,模型组动物SOD活性明显低于其他组,说明CFS动物体内存在着清除自由基能力降低的现象。补气通络方组、补气组、通络组SOD活性有所提高,说明补气通络方、补气方、通络方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拮抗因为过度疲劳、睡眠障碍和精神紧张所带来的氧自由基损害。并且三组在提高SOD活性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MDA检测结果中,模型组MDA明显高于正常组,说明模型组动物体内组织、器官遭受自由基损害非常突出。与模型组比较,补气通络方组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说明补气通络方有阻断自由基毒性反应的作用;而补气组与通络组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此二组均无阻断自由基毒性反应的作用。垂体β-内啡肽(β-EP)含量检测中,模型组动物垂体内β-E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说明复合因素造模法严重影响了β-EP的代谢,使其合成增加或降解减慢。补气通络方组、补气组、通络组阳性细胞数及阳性细胞灰度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接近正常组(P>0.05),提示三组能显著降低垂体内β-EP,对解除慢性疲劳有一定作用;补气通络方组阳性细胞数及阳性细胞灰度值与补气组、通络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证明补气通络方组疗效优于补气组和通络组。外周血IL-1含量检测中,模型组动物外周血IL-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说明复合因素造模法严重影响了IL-1的代谢,使其合成增加或降解减慢。治疗后,补气通络方组、补气组、通络组动物外周血IL-1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说明三组均可以抑制IL-1的活性,增加其降解。而补气通络方组IL-1含量与补气组、通络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补气通络方疗效优于补气组与通络组。下丘脑CRHmRNA表达情况检测中,正常组动物CRHmRNA表达情况最低,其半定量检测结果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说明采用复合因素造模可以降低动物CRH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模型动物运动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经用补气通络方、补气方、通络方治疗后,造模动物CRH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说明三组治疗方法均有降低CRHmRNA表达的作用,可能是下调动物下丘脑CRHmRNA的表达,抑制了HPA轴功能,从而减轻CFS的疲劳、烦躁、失眠等表现。在疗效上,补气通络方组CRHmRNA表达结果与补气组、通络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补气通络方疗效优于补气组与通络组。与其它实验结果相参照,说明补气通络方、补气方、通络方产生的疗效并不一致,补气通络方疗效最好,补气方与通络方疗效的综合指标则大致相当。结论采用形劳、房劳、应激刺激等复合因素制造的CFS大鼠模型,综合考虑了CFS的病因和症状。从造模后动物的进食量、饮水量、疲劳程度等方面的症状看,该模型的外在症状与CFS相符,说明该造模方法具有一定科学性。经过补气通络方治疗,模型动物的外在症状和实验指标均有改善,说明补气通络方可以有效治疗CFS。补气通络方对模型动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对NEI网络的调节。一是影响肝糖原、肌糖原等与疲劳有关的生化指标,二是影响下丘脑DA、5-HT及垂体β-EP等与中枢性疲劳和精神情志有关的神经递质代谢,三是对影响机体代谢的有关酶类代谢,如可以提高血清SOD活性,SOD可以减轻自由基对机体的破坏,四是对免疫功能的调节,如补气通络方可以降低外周血IL-1含量,而IL-1与CFS具有相关性,五是调节了内分泌功能,模型组动物海马CRH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揭示CFS动物下丘脑CRHmRNA的转录增强,从而上调了HPA轴功能,导致CFS的疲劳、烦躁、失眠等表现。综合上述实验指标,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采用游泳运动、房劳和夹尾刺激可以较好地复制CFS模型,二.补气通络方主要通过对NEI网络的调节来治疗CFS,三.CFS与中医气络相关。从气络着手,治疗CFS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本实验为今后开展从气络论治CFS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深入研究气络的本质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