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构造带构造活动和流体微量稀土元素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wei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中生代印支运动与燕山运动,大巴山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印支运动南北大巴山发生俯冲碰撞;燕山期为陆内造山阶段。野外和室内研究表明,中生代以来大巴山构造带主要经历了NE-SW挤压和NW-SE挤压两期应力作用。印支期和燕山期都为NE-SW挤压,应力场特征为:σ1(40°∠2°)、σ3(175°∠88°);NW-SE挤压晚于NE-SW挤压,其应力场特征为:σ1(143°∠1°)、σ3(267°∠88°)。根据不同的构造变形特征,NE至SW大巴山可划分为4个不同的构造带:冲断-推覆构造带、基底拆离构造带、盖层滑脱构造带和前陆坳陷带。各构造带发育不同的构造变形样式。NE至SW,变形性质由韧性变形过渡为脆性变形,变形深度和强度逐渐减弱。对大巴山构造带内方解石脉进行了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围岩具有单一的源,反映较稳定的沉积环境。稀土元素具有Eu异常,成脉环境为还原环境。NE-SW挤压过程,活动流体主要为围岩脱水,有富Ba和Rb且稀土元素总量及La/Yb低的流体加入。NW-SE挤压过程,活动流体亦主要来自围岩脱水,同样有富Ba和Rb且稀土元素总量及La/Yb(?)氐的流体加入。
其他文献
石头在长诗《献给鹅屋大山上的月亮——兼致王维》中运用“重复”艺术,记录其徒步跋涉中的所见所思,营造了独特的环境氛围,揭示了诗人的精神状态,建构了丰富的审美意蕴.本文
清水塘是湘中地区以盛产铅、锌、银、锡等元素为主的中型有色金属矿山。矿田定位于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带中。清水塘铅锌矿区,包括清水塘、枫木冲至创天岭和邵东猎马寨等矿床,
在目前的可再生能源中,风能是最被看好的,风力发电应用也日趋广泛。目前,风力领域的研究难点和热点集中在先进控制策略和优化技术等方面。由于风能具有随机性、不稳定性及能量密度低等特点,因此,控制技术是机组安全运行并提高效率之关键,也是国内外风能领域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是在对风力发电原理和控制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风力机和双馈发电机的数学模型,为建立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系统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崩塌灾害是铁路的主要灾害之一,其对铁路的危害程度之大。成昆铁路历来是地质灾害最严重的铁路,灾害类型多样化且复杂化,本文以成昆线K242-K331段铁路为背景,经过实地逐个调查,统计了该段铁路的崩塌、落石灾害,并结合区域地质报告等各种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该段铁路的灾害类型,地层岩性,危险程度、对铁路破坏程度。区域内主要以灰岩、砂岩为主,大部分崩塌属于倾倒式崩塌和错断式崩塌。以及较轻微的坡